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昆虫杆状病毒 | 第11-13页 |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EVS) | 第13-19页 |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特点和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的构建 | 第16-17页 |
·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 第17-19页 |
·其他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 | 第20-22页 |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的基础是gp64蛋白 | 第20-21页 |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本论文设计的构思 | 第22-24页 |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 | 第22页 |
·本实验的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2 柞蚕杆状病毒gp64基因的克隆及 gst-gp64融合基因的构建 | 第24-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ApNPV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4-25页 |
·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5页 |
·DNA转化E.coli DH5 α感受态细胞 | 第25页 |
·PCR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5-26页 |
·实验结果 | 第26-30页 |
·ApNPV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6页 |
·gp64基因的扩增 | 第26-27页 |
·gst基因的扩增 | 第27-28页 |
·gst-gp64融合基因的构建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3 重组杆粒gst-gp64-rfp-Bacmid的构建 | 第31-40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质粒的小量提取 | 第31-32页 |
·DNA片段5′末端去磷酸化 | 第32页 |
·E.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2-33页 |
·质粒转化 | 第33页 |
·实验结果 | 第33-39页 |
·转移载体gst-gp64-rfp-pFastBacl的构建策略 | 第33页 |
·质粒gst-gp64-pFastBacl的构建 | 第33-36页 |
·转移载体gst-gp64-rfp-pFastBacl的构建 | 第36-39页 |
·重组杆粒gst-gp64-rfp-Bacmid的构建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4 对照杆粒gp64-rfp-Bacmid和gst-rfp-Bacmid的构建 | 第40-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6页 |
·gst、gp64基因的克隆 | 第40-41页 |
·转移载体gst-rfp-pFastBacl、gp64-rfp-pFastBacl的构建策略 | 第41-43页 |
·gst-pFastBacl及gp64-pFastBacl载体的构建 | 第43-44页 |
·转移载体gst-rfp-pFastBacl和gp64-rfp-pFastBacl的构建 | 第44-45页 |
·对照杆粒gst-rfp-Bacmid及gp64-rfp-Bacmid构建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5 重组杆状病毒的GST亲和层析筛选 | 第47-57页 |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51页 |
·sf9细胞的培养 | 第48-49页 |
·细胞转染实验 | 第49页 |
·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49页 |
·RT-PCR | 第49-50页 |
·Glutathione Sepharose 4B medium亲和纯化重组病毒 | 第50-51页 |
·实验结果 | 第51-56页 |
·重组病毒gst-gp64-rfp-Bacmid、gst-gp64-Bacmid、gp64-rfp-Bacmid的扩增 | 第51-52页 |
·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 | 第52页 |
·gst-gp64、gst及gp64基因在sf9细胞中的表达 | 第52-54页 |
·重组病毒的筛选 | 第54-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