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表面活性剂论文--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论文

甘露糖月桂酸酯的酶法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前言第8页
   ·酶法合成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第8页
   ·非水介质中脂肪酶催化生物合成的研究第8-10页
     ·非水介质酶学的一般概况第9页
     ·非水介质酶催化反应体系的比较第9-10页
   ·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合成糖酯的研究第10-11页
   ·糖酯分离纯化的研究第11-12页
   ·糖酯的应用第12-14页
     ·食品方面第12-13页
     ·日化方面第13页
     ·医药方面第13-14页
   ·立题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立题背景第14页
     ·立题意义第14-15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甘露糖酯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第16-24页
   ·前言第16页
   ·材料与仪器第16-17页
     ·实验材料第16页
     ·实验仪器第16-17页
   ·实验方法第17-18页
     ·有机溶剂脱水第17页
     ·脂肪酶催化制备甘露糖酯第17页
     ·甘露糖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分析第17页
     ·甘露糖酯薄层色谱(TLC)分析第17页
     ·甘露糖酯的硅胶柱层析分离第17页
     ·甘露糖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第17-18页
     ·甘露糖酯核磁共振分析(NMR)第18页
   ·结果和讨论第18-23页
     ·甘露糖酯反应液的HPLC-MS 鉴定第18-19页
     ·甘露糖酯的TLC 分离第19-21页
     ·甘露糖酯的硅胶柱层析分离第21页
     ·甘露糖酯的HPLC 鉴定第21-22页
     ·甘露糖酯的NMR 鉴定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SRE 两相体系合成甘露糖二酯的工艺优化第24-32页
   ·前言第24-25页
   ·材料与仪器第25页
     ·实验材料第25页
     ·实验仪器第25页
   ·实验方法第25-26页
     ·有机溶剂脱水第25页
     ·单相体系催化合成甘露糖酯第25页
     ·两相体系催化合成甘露糖酯第25页
     ·甘露糖酯定量分析第25-26页
     ·甘露糖酯转化率的计算方法第26页
   ·结果和讨论第26-31页
     ·单相体系中甘露糖酯的转化率第26页
     ·不同相比对甘露糖酯合成的影响第26-27页
     ·不同反应时间对甘露糖酯合成的影响第27-29页
     ·不同酸醇摩尔比对甘露糖酯合成的影响第29-30页
     ·不同分子筛添加量对甘露糖酯合成的影响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甘露糖月桂酸酯性质的研究第32-51页
   ·前言第32页
   ·材料与仪器第32-33页
     ·实验材料第32页
     ·实验仪器第32-33页
   ·实验方法第33-35页
     ·甘露糖酯水溶性的测定第33页
     ·甘露糖酯HLB 值的测定第33页
     ·甘露糖酯表面张力的测定第33-34页
     ·甘露糖酯泡沫性质的测定第34页
     ·甘露糖单酯与二酯复配后起泡性质的测定第34页
     ·甘露糖酯乳化性质的测定第34页
     ·甘露糖单酯与二酯复配后乳化性质的测定第34页
     ·甘露糖酯美拉德反应活性的测定第34-35页
   ·结果和讨论第35-49页
     ·甘露糖酯的水溶性第35页
     ·甘露糖酯的HLB 值第35-36页
     ·甘露糖酯的表面张力第36-38页
     ·甘露糖酯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第38-40页
     ·甘露糖单酯与二酯复配后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第40-42页
     ·甘露糖酯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第42-45页
     ·甘露糖单酯与二酯复配后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第45-47页
     ·甘露糖酯的美拉德反应活性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主要结论第51-52页
问题与展望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9-60页
附录第60-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速剪切原理的重油乳化技术研究
下一篇:生物合成麦芽糖酯反应器的特性研究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