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商标之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商标与驰名商标概述 | 第12-17页 |
第一节 商标的概述 | 第12-15页 |
一、商标的含义 | 第12页 |
二、商标的特征 | 第12-13页 |
三、商标的功能 | 第13-14页 |
四、商标的基本分类 | 第14-15页 |
第二节 驰名商标的概述 | 第15-17页 |
一、驰名商标的含义 | 第15页 |
二、驰名商标含义浅析 | 第15-16页 |
三、驰名商标的特殊性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驰名商标的认定 | 第17-25页 |
第一节 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 | 第17-20页 |
一、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 | 第17-18页 |
二、我国商标法的规定 | 第18-20页 |
第二节 驰名商标的认定主体 | 第20-22页 |
一、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 | 第20-21页 |
二、我国的相关规定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驰名商标的认定方式 | 第22-25页 |
一、主动认定与被动认定 | 第22页 |
二、主被动认定之利弊关系 | 第22-24页 |
三、其他认定方式 | 第24页 |
四、发达国家及我国的认定方式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驰名商标的保护 | 第25-33页 |
第一节 一般注册商标的保护范围 | 第25-26页 |
第二节 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 | 第26-33页 |
一、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 | 第26-29页 |
二、发达国家的立法及司法判例 | 第29-31页 |
三、我国有关驰名商标保护范围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对驰名商标的侵害及法律救济 | 第33-42页 |
第一节 对一般注册商标的侵害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对驰名商标的侵害 | 第35-38页 |
第三节 对驰名商标侵害的法律救济 | 第38-42页 |
一、立法规定 | 第38-39页 |
二、行政及司法救济 | 第39-42页 |
第五章 现行立法之不足及完善建议 | 第42-50页 |
第一节 现行立法之不足 | 第42-46页 |
一、对驰名商标认定之思考 | 第42-44页 |
二、对驰名商标保护范围的思考 | 第44-45页 |
三、由权利冲突引发对驰名商标权利限制的思考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完善对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建议 | 第46-50页 |
一、建立驰名商标的防护性的注册制度 | 第46-47页 |
二、反淡化理论的确立 | 第47-48页 |
三、建立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程序 | 第48-49页 |
四、加强对驰名商标侵权的救济 | 第49页 |
五、加强驰名商标的国际保护 | 第49-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