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导言 | 第11-31页 |
一 时间段的确立及研究的意义 | 第11-20页 |
二 史料钩沉及研究现状 | 第20-28页 |
三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28-31页 |
第一章 新文学中心加速南移与上海文学期刊的转型 | 第31-70页 |
第一节 “改版潮”的发生及其历史原因 | 第31-43页 |
第二节 “改版潮”发生的时代背景 | 第43-56页 |
第三节 文学期刊新质的生成及两种重要的改版模式 | 第56-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二章 “革不革命”?—新文学刊物发展的新处境 | 第70-107页 |
第一节 同人刊物的没落:以《语丝》为例京派刊物的改版试验 | 第70-81页 |
第二节 平民教育:海派同人刊物的新发展 | 第81-94页 |
第三节 从“集团化”到“机关化”:《创造月刊》的变革 | 第94-105页 |
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三章 传统还是现代?——“旧文学”刊物的变革 | 第107-142页 |
第一节 20年代末期通俗文学期刊的新发展 | 第107-116页 |
第二节 《小说月报》影响下的《小说世界》 | 第116-128页 |
第三节 “东方特产的文艺”:《红玫瑰》的发展模式 | 第128-140页 |
小结 | 第140-142页 |
第四章 文学的中间 | 第142-180页 |
第一节 转型时期中国的中产阶级文化 | 第142-152页 |
第二节 曾孟朴和他的《真美善》:新旧文学间的刊物变革 | 第152-165页 |
第三节 中产阶级的文化降位:《良友》所制造的流行时尚 | 第165-179页 |
小结 | 第179-180页 |
结语 | 第180-185页 |
附录 | 第185-204页 |
1. 1927年—1930年上海文学期刊目录 | 第185-198页 |
2. 《一般》的主要撰稿人的简介 | 第198-201页 |
3. 《真美善》翻译作品列表 | 第201-204页 |
参考文献 | 第204-210页 |
后记 | 第210-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