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观建筑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12页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嘉应观的选址 | 第15-21页 |
·嘉应观的选址与环境 | 第15-18页 |
·嘉应观历史沿革与现状 | 第18-21页 |
第3章 嘉应观的总体布局 | 第21-33页 |
·嘉应观总体布局 | 第21页 |
·嘉应观中轴线上建筑群的布局 | 第21-24页 |
·嘉应观河道衙署的布局 | 第24-25页 |
·嘉应观道台衙署的布局 | 第25-26页 |
·嘉应观建筑群的布局特点 | 第26-27页 |
·嘉应观建筑布局所体现出的文化艺术 | 第27-33页 |
第4章 主要单体建筑研究 | 第33-47页 |
·山门 | 第33-34页 |
·御碑亭 | 第34-36页 |
·严殿 | 第36-39页 |
·中大殿 | 第39-42页 |
·恭仪庭 | 第42-43页 |
·禹王阁 | 第43-44页 |
·钟楼、鼓楼 | 第44页 |
·东西配殿 | 第44-47页 |
第5章 嘉应观东、西跨院建筑特点 | 第47-52页 |
·东、西跨院建筑形制 | 第47页 |
·东、西跨院与中轴线上的建筑比较 | 第47-52页 |
第6章 嘉应观建筑中的官式特点研究 | 第52-74页 |
·柱础、台基和踏跺 | 第52-55页 |
·平面 | 第55-56页 |
·木构架 | 第56-65页 |
·屋顶装饰 | 第65-67页 |
·彩画 | 第67-74页 |
第7章 嘉应观建筑中的非官式特点研究 | 第74-80页 |
·斗拱的攒距 | 第74-75页 |
·台基的比例尺度 | 第75-76页 |
·平板枋、大额枋的尺寸比较 | 第76页 |
·雀替斗幽 | 第76-77页 |
·御碑亭琉璃宝顶 | 第77-78页 |
·禹王阁的齐缝墙 | 第78-80页 |
第8章 保护和利用 | 第80-84页 |
·保护工作 | 第80-82页 |
·如何利用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后记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