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网络传播环境 | 第10-17页 |
·网络传播的兴起和发展 | 第10-12页 |
·网络社会的初步形成 | 第12-15页 |
·网络传播的特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网络传播环境中的社会问题及特征 | 第17-29页 |
·社会问题的定义 | 第17-19页 |
·我国当前与网络传播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问题 | 第19-23页 |
·问题类型 | 第20-23页 |
·发展趋势 | 第23页 |
·社会问题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表现出来的特征 | 第23-29页 |
·具有传播的广泛性 | 第23-24页 |
·具有传播的易发性 | 第24-26页 |
·具有传播的非理性 | 第26-27页 |
·具有传播的难控性 | 第27-29页 |
第三章、网络传播与社会问题的“二律背反”现象 | 第29-46页 |
·网络传播对社会问题的影响 | 第29-42页 |
·社会问题产生阶段的“议程设置”功能 | 第29-32页 |
·社会问题发展阶段的“沉默的螺旋”效果 | 第32-37页 |
·社会问题解决的“助推剂” | 第37-42页 |
·社会问题对网络传播的反作用力 | 第42-46页 |
·扩大网络传播的影响力 | 第42-43页 |
·削弱网络传播公信力 | 第43-44页 |
·使网络传播产生信任危机 | 第44-46页 |
第四章、利用网络传播促进社会问题解决和控制的可能性和困难分析 | 第46-53页 |
·网络传播环境下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 | 第46-47页 |
·解决和控制的可能性和困难 | 第47-52页 |
·提高网络传播参与者的媒介素养 | 第47-48页 |
·加强网络媒体的监管和传播自律 | 第48-49页 |
·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弥补其劣势 | 第49-50页 |
·网络传播要充分挖掘传统媒体的积极性 | 第50-51页 |
·适当利用网络传播技术手段 | 第51-52页 |
·网络传播扬长避短具有重要意义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