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肌电信号的人体下肢运动信息获取技术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次第10-14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14-17页
1 绪论第17-33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7-18页
   ·人体运动信息获取技术概述第18-24页
     ·肢体动作模式识别第19-22页
     ·肌肉力和关节力矩获取技术第22-23页
     ·基于肌电信号的人体运动信息获取技术第23-24页
   ·肌电信号的基础概念及应用第24-30页
     ·肌肉收缩运动的电生理过程及肌电信号的产生第24-26页
     ·肌电信号分析技术第26-28页
     ·肌电信号的主要应用第28-30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第30-33页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30页
     ·组织结构第30-33页
2 下肢动作模式与肌电信号关系的实验研究第33-49页
   ·实验目的第33页
   ·实验设计第33-37页
     ·被试选择第34页
     ·下肢肌肉的选择第34-35页
     ·肌电信号特征值的选取第35页
     ·主要实验设备第35-37页
   ·实验过程第37-40页
   ·分析与结论第40-48页
     ·不同被试相同动作实验分析及结论第40页
     ·相同被试相同动作实验分析及结论第40页
     ·不同下肢动作实验分析及结论第40-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3 基于支持向量多元分类的下肢动作模式识别算法第49-81页
   ·下肢动作模式识别问题第49-52页
   ·基于核聚类简化的支持向量多元分类技术第52-64页
     ·支持向量机技术第52-53页
     ·线性可分的最优分类面第53-55页
     ·非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第55-58页
     ·支持向量多元分类第58-60页
     ·基于核聚类简化的多元分类方法第60-64页
   ·下肢动作模式识别模型第64-74页
     ·下肢动作模式识别策略第64-65页
     ·肌电信号特征向量空间建立第65-71页
     ·下肢动作模式识别算法第71-74页
   ·下肢动作模式识别实验第74-76页
     ·被试选择第74-75页
     ·实验设备第75-76页
     ·实验过程第76页
   ·算法分析与结论第76-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4 基于力-电关系的肌肉力和关节力矩预测模型第81-105页
   ·人体行为力学分析模型第82-86页
     ·基于Hill三元素的肌肉生理建模第83-84页
     ·基于人体解剖学的肌肉骨骼几何建模第84-85页
     ·基于多刚体模型的动力学建模第85-86页
   ·基于肌电信号的肌肉力及关节力矩计算模型第86-92页
     ·肌肉活动程度描述函数第86-87页
     ·肌腱力求解第87-88页
     ·并联弹性元肌力求解第88-90页
     ·收缩元肌力求解第90-91页
     ·肌肉-肌腱复合体肌力求解第91页
     ·基于肌肉力的关节力矩求解第91-92页
     ·模型标定第92页
   ·实验验证第92-95页
   ·基于逆向动力学的膝关节力矩计算算法第95-98页
   ·基于优化算法的模型标定第98-101页
     ·参数处理第98-100页
     ·基于优化算法的模型标定第100-101页
   ·实验结果与预测模型精度分析第101-104页
     ·实验结果第101-103页
     ·模型精度分析第103-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5 下肢运动信息检测与反馈系统设计及应用第105-117页
   ·系统原型设计与实现第105-109页
   ·辅助座椅功能分析评价第109-115页
     ·辅助座椅设计原理第109-111页
     ·起立辅助实验第111-114页
     ·辅助座椅功能的分析与评价第114-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17-121页
   ·主要工作总结第117-118页
   ·论文创新点第118页
   ·展望第118-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3页
附录第133-141页
 附录A 质量、质心、转动惯量对体重、身高的二元回归方程系数表第133-138页
 附录B 肌纤维主动力与被动力的力-长曲线第138-139页
 附录C 支持向量机相关数学基础第139-141页
作者简历第141-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量化方法的大型遗留系统迭代再造研究
下一篇:服务协同式自治VO开发方法和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