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17页 |
1. 实验对象 | 第11-12页 |
·实验病例选择标准 | 第11-12页 |
·入选标准 | 第12页 |
·排除标准 | 第12页 |
·标本资料 | 第12页 |
2. 材料 | 第12-13页 |
·仪器 | 第12页 |
·试剂 | 第12-13页 |
3. 研究程序 | 第13-14页 |
·收集标本 | 第13页 |
·实验操作 | 第13-14页 |
4. 方法及步骤 | 第14-16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4页 |
·实验前准备 | 第14-15页 |
·具体步骤 | 第15-16页 |
5. 统计学分析 | 第16页 |
6. 质量控制与偏倚的防止 | 第16-17页 |
结果 | 第17-20页 |
1. P.gingivalis 在龈下菌斑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检出率差异性比较 | 第17页 |
2. PCR 扩增的特异性、重复性 | 第17页 |
3. 龈下菌斑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 P.g 基因序列同源性测定 | 第17-20页 |
讨论 | 第20-23页 |
1. 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龈下菌斑和粥样斑块中的检出率 | 第20页 |
2. 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龈下菌斑和粥样斑块中的检出率一致性比较 | 第20-21页 |
3. PCR 产物的 16S rDNA 序列分析 | 第21-22页 |
4.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作用的机制可能是如下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致谢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9页 |
综述 | 第29-3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7-38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