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30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研究的缘起 | 第9-17页 |
(一) 时代的重要课题 | 第9-11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 第11-15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 | 第15-17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研究的现状综述 | 第17-25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研究的整体状况 | 第17-18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研究中的问题评述 | 第18-22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现有研究中的不足 | 第22-25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 第25-27页 |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本质 | 第30-49页 |
一、机制的涵义 | 第30-34页 |
(一) 机制的概念厘定 | 第30-32页 |
(二) 机制运作原理 | 第32-34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涵义 | 第34-41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概念 | 第34-36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特征 | 第36-38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 第38-41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功能 | 第41-45页 |
(一) 引导功能 | 第42-43页 |
(二) 调节功能 | 第43页 |
(三) 控制功能 | 第43-44页 |
(四) 维系功能 | 第44-45页 |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本质 | 第45-49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内在规定性 | 第45-46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本质的具体表现 | 第46-49页 |
第三章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理论依据 | 第49-74页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依据 | 第49-61页 |
(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第49-59页 |
(二)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系统原理 | 第59-61页 |
二、相关学科理论的借鉴 | 第61-74页 |
(一) 经济学中的机制理论 | 第62-64页 |
(二) 政治学中的机制理论 | 第64-66页 |
(三) 社会学中的机制理论 | 第66-70页 |
(四) 心理学中的机制理论 | 第70-72页 |
(五) 管理学中的机制理论 | 第72-74页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结构与运行 | 第74-110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结构 | 第74-83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75-77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77-81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要素的关系模式 | 第81-83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形成 | 第83-96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内在机理 | 第83-91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91-96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运行 | 第96-110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运行图示 | 第96-99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运行的评价标准 | 第99-101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运行状态 | 第101-107页 |
(四)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运行的反馈与调整 | 第107-110页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体系 | 第110-145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激励机制 | 第110-116页 |
(一) 激励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激励机制 | 第110-111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激励机制的结构 | 第111-113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激励机制的运演 | 第113-114页 |
(四)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激励机制的完善 | 第114-116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整合机制 | 第116-123页 |
(一) 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整合机制 | 第116-118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整合机制的结构 | 第118-120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整合机制的运演 | 第120-121页 |
(四)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整合机制的优化 | 第121-123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沟通机制 | 第123-132页 |
(一) 沟通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沟通机制 | 第123-125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沟通机制的结构 | 第125-127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沟通机制的运演 | 第127-129页 |
(四)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沟通障碍及其改善 | 第129-132页 |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协调机制 | 第132-138页 |
(一) 协调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协调机制 | 第132-133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协调机制的结构 | 第133-134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协调机制的运演 | 第134-136页 |
(四)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冲突与协调机制的完善 | 第136-138页 |
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机制 | 第138-145页 |
(一) 控制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机制 | 第138-140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机制的结构 | 第140-141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机制的运演 | 第141-142页 |
(四) 有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机制的构建 | 第142-145页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建立和运行的保障条件 | 第145-157页 |
一、重视机制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建构与调节 | 第145-147页 |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 | 第147-150页 |
三、重视环境作用,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 | 第150-152页 |
四、完善相关法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的制度化 | 第152-154页 |
五、加大必要投入,强化思想政治过程机制的物质保障 | 第154-157页 |
结语 | 第157-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6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第169-171页 |
论文摘要 | 第171-174页 |
ABSTRACT | 第174-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