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经济结构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研究--以湖北洪湖湿地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生态危机全球化 | 第10页 |
·对湿地价值的认识 | 第10-11页 |
·生态与经济的不平衡 | 第11-13页 |
·洪湖湿地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 第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相关概念说明 | 第14-21页 |
·湿地 | 第14-17页 |
·景观与生态恢复 | 第17-20页 |
·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学 | 第20-2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国外湿地生态恢复研究概况 | 第21-23页 |
·国内湿地生态恢复研究概况 | 第23-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突破与创新 | 第26-27页 |
·论文写作流程框架 | 第27-28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8-35页 |
·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理论基础 | 第28-31页 |
·湿地生态学理论 | 第28页 |
·恢复生态学理论 | 第28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8-2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9-30页 |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第30-31页 |
·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 第31-35页 |
·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 第31页 |
·湿地生态恢复的原则 | 第31-32页 |
·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 | 第32-35页 |
3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理论构建 | 第35-56页 |
·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提出 | 第35-37页 |
·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必要性 | 第35页 |
·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意义 | 第35-36页 |
·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类型 | 第36-37页 |
·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分析 | 第37-40页 |
·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概念 | 第37页 |
·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组成 | 第37-39页 |
·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功能 | 第39-40页 |
·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 | 第40-49页 |
·生态经济结构的构建 | 第40-41页 |
·生态经济链的构建 | 第41-42页 |
·生态产业模式的选择 | 第42-49页 |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程序 | 第49-55页 |
·资料收集 | 第49-50页 |
·规划目标及原则 | 第50-51页 |
·总体规划布局 | 第51-52页 |
·分项规划 | 第52-55页 |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框架 | 第55-56页 |
4 实例研究—洪湖湿地生态恢复规划 | 第56-94页 |
·项目概况 | 第56-61页 |
·范围 | 第56-57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57-59页 |
·动植物资源概况 | 第59-60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60-61页 |
·洪湖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 | 第61-73页 |
·洪湖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组成 | 第61-62页 |
·洪湖湿地产业及产业模式分析 | 第62-73页 |
·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及原则 | 第73-74页 |
·指导思想 | 第73页 |
·规划目标 | 第73页 |
·规划原则 | 第73-74页 |
·洪湖湿地生态经济结构规划 | 第74-76页 |
·洪湖湿地产业规划 | 第74页 |
·洪湖湿地生态产业链规划 | 第74-76页 |
·洪湖湿地生态经济系统优化的对策 | 第76页 |
·洪湖湿地总体规划布局 | 第76-79页 |
·洪湖湿地分项规划 | 第79-87页 |
·植物恢复规划 | 第79-82页 |
·水域恢复规划 | 第82-83页 |
·巡护道路规划 | 第83-86页 |
·保证措施规划 | 第86-87页 |
·洪湖湿地生态经济效益成果及预测 | 第87-94页 |
·生态效益 | 第87-89页 |
·经济效益 | 第89-92页 |
·社会效益 | 第92-94页 |
5 总结 | 第94-96页 |
·结论 | 第94页 |
·问题与探讨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附录A:湖北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初步设计 | 第101-108页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