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与深刻皆为美--汪曾祺与林斤澜小说合议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和谐与深刻皆为美 | 第10-28页 |
·追求和谐的“名士” | 第10-18页 |
·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10-12页 |
·人与社会的和谐 | 第12-14页 |
·生命自身的和谐 | 第14-18页 |
·追求深刻的“精灵” | 第18-28页 |
·生命的韧性与价值 | 第18-22页 |
·社会的疯狂与残酷 | 第22-24页 |
·生存的荒诞与困境 | 第24-28页 |
第二章 和谐与深刻皆有美 | 第28-41页 |
·“和谐之美”的独特表现 | 第28-34页 |
·主题的单纯与明朗 | 第28-30页 |
·“意重于技”的抒情叙述 | 第30-31页 |
·“田园牧歌”式的平淡 | 第31-32页 |
·古典化的美的语言 | 第32-34页 |
·“深刻之美”的执着追求 | 第34-41页 |
·主题的多义与模糊 | 第34-36页 |
·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叙述 | 第36-37页 |
·“历尽沧桑”后的平淡 | 第37-38页 |
·杂糅方言的独特语言 | 第38-41页 |
第三章 两种美形成的原因 | 第41-49页 |
·人生经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 第42-43页 |
·文化继承:“儒士”与“战士” | 第43-46页 |
·人生态度:“随遇而安”与“奋起反抗”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