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网络外部性的非对称电信竞争与规制
内容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5-15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5-7页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8-14页 |
一、电信接入定价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二、国内有关电信接入规制的文献 | 第12-14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中国电信行业竞争规制及其效果分析 | 第15-30页 |
第一节 中国电信行业引入竞争的历程 | 第15-16页 |
一、政企分开、独立的规制机构初步形成 | 第15页 |
二、放松进入规制、引入竞争 | 第15-16页 |
三、拆分重组、调整产业结构 | 第16页 |
第二节 中国电信行业互联接入政策 | 第16-19页 |
一、中国电信行业互联接入政策的发展 | 第16-17页 |
二、中国电信行业现行互联接入政策 | 第17-19页 |
第三节 我国电信行业的市场结构 | 第19-21页 |
第四节 规制效果评价 | 第21-30页 |
一、国外关于电信效率的研究 | 第21-22页 |
二、效率的界定以及效率测度方法 | 第22-26页 |
三、中国电信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26-30页 |
第三章 电信竞争基本模型 | 第30-37页 |
第一节 电信产业单向接入定价理论模型 | 第30-32页 |
一、单向接入中的Ramsey定价法则 | 第30-32页 |
第二节 电信产业双向接入定价理论模型 | 第32-37页 |
一、非合作接入定价的无效性 | 第32-33页 |
二、双向接入定价基本模型 | 第33-37页 |
第四章 具有网络外部性的非对称电信竞争模型扩展 | 第37-53页 |
第一节 具有网络外部性非对称电信竞争模型 | 第37-49页 |
一、模型设定 | 第37-39页 |
二、模型主体 | 第39-49页 |
第二节 扩展模型实证分析 | 第49-53页 |
一、中国移动通市场上的竞争 | 第49-50页 |
二、扩展模型的数值模拟 | 第50-53页 |
第五章 我国电信行业互联接入规制对策分析 | 第53-57页 |
第一节 国外电信行业的互联接入政策经验 | 第53-55页 |
一、各主要国家的电信互联接入政策 | 第53-54页 |
二、互联政策的国际经验总结 | 第54-55页 |
第二节 本文模型中体现的接入规制对策建议 | 第55-5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