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龚自珍经世意识产生的时代与文化背景 | 第11-16页 |
第一节 龚自珍经世意识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1-12页 |
第二节 龚自珍经世意识产生的文化背景 | 第12-16页 |
第二章 龚自珍诗文中经世意识的内容解读 | 第16-32页 |
第一节 龚自珍意象体系的创造与其经世意识 | 第16-19页 |
一、龚自珍的经世意识与其所创造的“落花”意象 | 第16-17页 |
二、龚自珍的经世意识与其所创造的“箫剑”意象 | 第17-18页 |
三、龚自珍的经世意识与其所创造的“风雷”意象 | 第18-19页 |
第二节“郁怒情深两擅场”----龚自珍诗文中的“郁怒情深”与经世意识 | 第19-24页 |
一、忧时伤世的志士之心 | 第20-21页 |
二、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 | 第21-23页 |
三、“艳骨奇情”的独有之才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何物千年怒若潮”---屈原精神与龚自珍经世意识 | 第24-32页 |
一、“发愤抒情”与龚自珍诗文的“霸气” | 第25-28页 |
二、浪漫主义与龚自珍诗文风格 | 第28-32页 |
第三章 龚自珍诗文中经世意识的思想渊源 | 第32-43页 |
第一节“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龚自珍思想的儒学内涵与其经世诗文创作 | 第32-35页 |
一、以儒家公羊学作“改革”之器 | 第32-33页 |
二、以孔孟“忧患”意识洞察时世 | 第33-34页 |
三、以儒家民本思想关心苍生 | 第34-35页 |
第二节“欲从太史窥春秋,勿向有字句虚求”——龚自珍的“尊史”历史观与其经世诗文创作 | 第35-39页 |
一、龚自珍的“尊史”说 | 第36-37页 |
二、龚自珍“变”的历史发展观 | 第37-39页 |
第三节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龚自珍的个性觉醒与其经世诗文创作 | 第39-43页 |
一、龚自珍的“怀私”说 | 第39-40页 |
二、龚自珍的“尊心”说 | 第40-41页 |
三、龚自珍的“童心说”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