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 ·马杜霉素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 | 第11-12页 |
| ·理化性质 | 第11页 |
| ·药理作用 | 第11-12页 |
| ·马杜霉素的药效学作用 | 第11-12页 |
| ·马杜霉素的药动学作用 | 第12页 |
| ·主要应用 | 第12页 |
| ·海南霉素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 | 第12-14页 |
| ·理化性质 | 第12-13页 |
| ·药理作用 | 第13页 |
| ·适应症及用法 | 第13-14页 |
| ·泰妙菌素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 | 第14-15页 |
| ·理化性质 | 第14页 |
| ·药理作用 | 第14页 |
| ·主要应用 | 第14-15页 |
| ·应用前景 | 第15页 |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5-17页 |
| 第一章 雏鸡马杜霉素和泰妙菌素联合应用中毒试验的研究 | 第17-31页 |
| 试验一 马杜霉素和泰妙菌素联合应用对雏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 | 第17-20页 |
| 1 试验目的 | 第17页 |
| 2.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 3. 试验步骤和方法 | 第17-18页 |
| 4. 结果及分析 | 第18-20页 |
| ·实验结果 | 第18-19页 |
| ·结果分析 | 第19-20页 |
| 试验二 马杜霉素和泰妙菌素联合应用对雏鸡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 第20-24页 |
| 1. 实验目的 | 第20页 |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0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20-23页 |
| 4. 讨论与分析 | 第23-24页 |
| 试验三 雏鸡联合应用马杜霉素和泰妙菌素的临床表现及动态病理变化 | 第24-27页 |
| 1. 试验目的 | 第24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24页 |
| ·称重及眼观病变观察 | 第24页 |
| ·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24页 |
|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4-26页 |
| ·试验雏鸡临床表现 | 第24-25页 |
| ·试验雏鸡眼观病变 | 第25页 |
| ·组织病理学病变 | 第25-26页 |
| 4. 讨论与分析 | 第26-27页 |
| 附图 | 第27-31页 |
| 第二章 海南霉素和泰妙菌素的联合应用中毒雏鸡的试验研究 | 第31-44页 |
| 1 材料 | 第31页 |
| ·试验动物 | 第31页 |
| ·药品 | 第31页 |
| ·雏鸡饲料 | 第31页 |
| 2 方法 | 第31-32页 |
| ·分组设计 | 第31-32页 |
| ·饲养方法 | 第32页 |
|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32页 |
| 3 结果 | 第32-39页 |
| ·雏鸡重量变化 | 第32-33页 |
| ·新城疫抗体效价的检测 | 第33-34页 |
| ·雏鸡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 | 第34-35页 |
| ·血液理化性质检测 | 第35-38页 |
| ·病理组织学观察 | 第38-39页 |
| 4 讨论 | 第39-41页 |
| ·雏鸡称重、观察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第39-40页 |
| ·新城疫抗体效价的检测 | 第40页 |
| ·血液中K、Zn、Cu 元素含量 | 第40页 |
| ·海南霉素与马杜霉素毒性比较 | 第40-41页 |
| 附图 | 第41-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