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晶体学论文

多孔硅光子器件的生物检测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2页
    1.1 多孔硅及应用第12-18页
        1.1.1 多孔硅的制备第13-15页
        1.1.2 多孔硅的形成机理第15-17页
        1.1.3 多孔硅的应用第17-18页
    1.2 多孔硅光子晶体概述第18-19页
        1.2.1 一维光子晶体第18页
        1.2.2 二维光子晶体第18-19页
        1.2.3 三维光子晶体第19页
    1.3 多孔硅光栅的研究第19-23页
        1.3.1 光栅方程及多孔硅光栅的分类第19-21页
        1.3.2 多孔硅光栅研究进展第21页
        1.3.3 多孔硅光栅制备方法第21-22页
        1.3.4 多孔硅光栅的传感应用第22-23页
    1.4 生物传感器概述第23-26页
        1.4.1 生物传感器原理及分类第23-25页
        1.4.2 光学生物传感器第25-26页
    1.5 多孔硅光学生物传感器第26-29页
        1.5.1 基于反射谱干涉峰测量的多孔硅光传感器第26页
        1.5.2 基于荧光的多孔硅光传感器第26-27页
        1.5.3 多孔硅生物传感器的尺寸选择性第27-29页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第29-32页
第二章 多孔硅一维光子晶体的制备及理论模拟第32-44页
    2.1 制备方法和装置第32-36页
        2.1.1 材料仪器和装置第32-33页
        2.1.2 多孔硅的制备过程第33-35页
        2.1.3 多孔硅的孔隙率、厚度与孔径第35-36页
    2.2 理论模拟仿真方法第36-44页
        2.2.1 转移矩阵法第36-39页
        2.2.2 时域有限差分法第39-42页
        2.2.3 严格耦合波分析法第42-44页
第三章 基于多孔硅光栅衍射的生物传感研究第44-56页
    3.1 实验部分第46-52页
        3.1.1 光栅复合结构的制作第46页
        3.1.2 电化学腐蚀对光栅结构的影响第46-49页
        3.1.3 反射谱和衍射图样第49-51页
        3.1.4 衍射光强的测量第51页
        3.1.5 氧化、硅烷化和生物检测第51-52页
    3.2 结果和讨论第52-55页
        3.2.1 2级与3级角度分辨衍射谱第52-53页
        3.2.2 检测极限分析第53-55页
    3.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衍射光栅的模拟及多孔硅深光栅结构角度分辨衍射光谱研究第56-74页
    4.1 光栅的理论模拟第56-63页
        4.1.1 光栅衍射问题求解方法第56-57页
        4.1.2 RCWA方法求解表面浮雕光栅第57-63页
    4.2 影响光栅衍射效率的因素分析第63-69页
        4.2.1 光栅参数对衍射效率的影响第63-64页
        4.2.2 入射光条件对光栅衍射效率的影响第64-65页
        4.2.3 各衍射级的衍射效率第65-66页
        4.2.4 光栅折射率变化对衍射的影响第66-69页
    4.3 多孔硅双光栅和多层光栅角度分辨衍射谱的测量第69-72页
        4.3.1 实验材料和装置第69页
        4.3.2 多孔硅光栅的制备第69-71页
        4.3.3 多孔硅光栅的功能化与角度分辨衍射谱测量第71页
        4.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1-72页
    4.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五章 n型大孔多孔硅生物传感器对量子点标记DNA的检测第74-89页
    5.1 实验部分第75-81页
        5.1.1 仪器材料和表征第75-76页
        5.1.2 多孔硅多层和微腔的制备第76-78页
        5.1.3 QD与DNA的偶联第78-79页
        5.1.4 多孔硅结构的功能化第79-80页
        5.1.5 多孔硅结构连接DNA探针第80页
        5.1.6 目标DNA的检测第80-81页
    5.2 结果和讨论第81-87页
        5.2.1 QD-DNA浓度与光致发光PL谱的关系第81-83页
        5.2.2 用反射谱移动检测DNA第83-87页
    5.3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六章 银颗粒沉积多孔硅的SERS基底研究第89-97页
    6.1 实验部分第90-91页
        6.1.1 材料和仪器第90页
        6.1.2 多孔硅的制备第90页
        6.1.3 SERS基底的制备第90-91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91-95页
        6.2.1 多孔硅层厚度对SERS的影响第92-93页
        6.2.2 Ag NO3溶液浓度对SERS的影响第93-94页
        6.2.3 浸渍时间对SERS的影响第94-95页
    6.3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97-101页
    7.1 论文主要结论第97-98页
    7.2 研究展望第98-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21页
博士期间工作成果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结点安全加固
下一篇:认证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