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概述 | 第8页 |
·海底油气管道的分类和特点 | 第8-10页 |
·按照大的功能分类 | 第8-9页 |
·按照管体构造形式分类 | 第9-10页 |
·国家对建议海底油气管道工程的有关规定 | 第10-11页 |
·第三方检验的有关问题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路由选择和路由勘察 | 第12-16页 |
·概述 | 第12页 |
·路由勘察的内容和方法 | 第12-15页 |
·路由预选 | 第12-13页 |
·工程地球物理探测 | 第13页 |
·工程地质取样和土工试验 | 第13-14页 |
·海洋水文气象要素观测和推算 | 第14页 |
·腐蚀环境参数测定 | 第14页 |
·路由条件评估 | 第14-15页 |
·特殊问题的评枯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海底油气管道在海床上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 第16-22页 |
·概述 | 第16页 |
·管道在海床上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6-18页 |
·静态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动态分析方法 | 第17页 |
·半动态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保持管道在海床上的稳定性的主要措施 | 第18-20页 |
·给管道施加混凝土配重涂层 | 第18-19页 |
·给管道压块(垫)或者锚固 | 第19页 |
·抛石覆盖和挖沟埋设 | 第19-20页 |
·其他措施 | 第20页 |
·管道理设后沉浮的稳定性 | 第20-22页 |
第四章 海底油气管道强度分析与设计 | 第22-29页 |
·概述 | 第22页 |
·允许应力法 | 第22-23页 |
·极限状态法 | 第23-29页 |
·压力控制 | 第24页 |
·荷载控制——弯矩,有效轴力和内部超压力 | 第24-25页 |
·荷载控制——弯矩,有效轴力和外部超压力 | 第25-26页 |
·位移控制——轴向压应变(弯矩,有效轴力)和内部超压力 | 第26页 |
·位移控制——轴向压应变(弯矩,有效轴力)和外部超压力 | 第26页 |
·公式中相关因子的取值 | 第26-29页 |
第五章 特殊荷载作用下的各种分析 | 第29-41页 |
·概述 | 第29页 |
·地震作用下的分析方法 | 第29-33页 |
·《输油(气)埋地钢质管道抗震设计规范》方法 | 第30-31页 |
·日本道路协会《石油管道基准》方法 | 第31-32页 |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油气管道系统抗震设计指南》方法 | 第32-33页 |
·涡流激振分析 | 第33-34页 |
·落物碰撞分析 | 第34-36页 |
·侧向变形失稳和竖向隆起失稳分析 | 第36-41页 |
·竖向隆起失稳分析 | 第37-38页 |
·侧向变形失稳分析 | 第38-41页 |
第六章 海底油气管道入海和登陆 | 第41-44页 |
·概述 | 第41页 |
·管道入海和登陆的基本方式 | 第41-42页 |
·立管方式 | 第41页 |
·直接埋设和覆盖方式 | 第41-42页 |
·定向钻方式 | 第42页 |
·特殊问题的处理 | 第42-44页 |
·管道穿越防潮(洪)堤坝 | 第42-43页 |
·已有管道的近岸区域围堰填海造地的处理 | 第43-44页 |
第七章 障碍物的穿越 | 第44-47页 |
·概述 | 第44页 |
·穿越航道 | 第44-45页 |
·穿越电(光)缆 | 第45-46页 |
·穿越已有管道 | 第46-47页 |
第八章 海底油气管道的安装技术 | 第47-58页 |
·概述 | 第47页 |
·铺管船法 | 第47页 |
·拖管法 | 第47-49页 |
·挖沟和埋设 | 第49-52页 |
·立管的安装 | 第52页 |
·焊接和焊缝的无损检验 | 第52-56页 |
·清管试压和干燥 | 第56-58页 |
第九章 工程实例 | 第58-69页 |
·概述 | 第58页 |
·路由的选择和计算 | 第58-60页 |
·海床位置选择 | 第58页 |
·海床地质情况 | 第58-59页 |
·沟型设计 | 第59-60页 |
·改线管道铺设的设计和计算 | 第60-68页 |
·海管铺设计算 | 第60-61页 |
·海管在位计算——垂向弯曲应力 | 第61-62页 |
·海管在位计算——侧向路由弯曲应力 | 第62-63页 |
·计算结果 | 第63-68页 |
·结束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