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中、大苗超高产强化栽培密肥运筹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前言第11-22页
   ·研究背景第11-19页
     ·强化栽培技术体系(SRI)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强化栽培在栽培生产中体现的优势第15-16页
     ·水稻主要育秧技术第16-19页
   ·三角形强化栽培技术体系应用于中、大苗高产栽培的可行性第19-20页
     ·秧苗素质的研究第19页
     ·移栽秧龄、密度的研究第19-20页
     ·肥料运筹的研究第20页
   ·本试验的研究内容第20-21页
     ·育秧试验第20-21页
     ·秧龄、密度试验第21页
     ·施肥方法试验第21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本研究的意义第21-22页
     ·本研究的目的第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供试材料第22-23页
   ·栽培方式与水分管理第23-24页
     ·栽培方式介绍第23页
     ·水分管理第23-24页
   ·试验设计第24-25页
     ·育秧试验第24页
     ·秧龄、密度试验第24页
     ·施肥方法试验第24-25页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25-26页
     ·试验田土壤情况第25页
     ·秧苗素质第25页
     ·生育时期第25-26页
     ·分蘖动态第26页
     ·叶绿素含量第26页
     ·伤流强度第26页
     ·叶面积第26页
     ·茎鞘物质干重第26页
     ·可溶性总糖含量第26页
     ·有效穗数第26页
     ·考种与计产第26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26-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44页
   ·几种育秧方式的秧苗素质比较第27-31页
     ·旱育秧秧苗素质第27-28页
     ·地膜育秧秧苗素质第28-29页
     ·两段育秧秧苗素质第29页
     ·三种育秧技术比较第29-31页
   ·不同秧龄、密度试验第31-38页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第31-33页
     ·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第33-37页
     ·齐穗后SPAD值变化第37页
     ·抽穗后植株伤流量第37-38页
   ·不同施肥方式试验第38-44页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第38-39页
     ·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第39-42页
     ·齐穗后SPAD值变化第42-43页
     ·抽穗后植株伤流量第43-44页
     ·施肥试验茎鞘可溶性糖含量及变化第44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4-50页
   ·适合于培育健壮水稻中、大苗的育秧技术第44-45页
   ·水稻中、大苗超高产强化栽培的密度第45-47页
   ·水稻中、大苗超高产强化栽培的肥料运筹第47-50页
5 参考文献第50-54页
6 致谢第54-55页
7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级杂交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下一篇:播期对引进大豆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