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农地流转和农村基层组织相关理论 | 第18-29页 |
·基础理论 | 第18-20页 |
·行为经济理论 | 第18页 |
·组织行为理论 | 第18-19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9页 |
·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土地产权理论 | 第20页 |
·相关理论 | 第20-27页 |
·农地流转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农村基层组织相关理论 | 第24-27页 |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对农地流转的作用 | 第27-29页 |
·正面作用 | 第27-28页 |
·负面作用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陕西省平利县农地流转变迁 | 第29-38页 |
·平利县概况 | 第29-30页 |
·平利县农地流转变迁 | 第30-38页 |
·平利县农地流转的出现及其变迁过程 | 第30-33页 |
·平利县土地流转的现状 | 第33-36页 |
·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陕西省平利县农地流转中农村基层组织行为分析 | 第38-44页 |
·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与变迁 | 第38-40页 |
·我国农村组织的历史沿革 | 第38-39页 |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组织制度的变革 | 第39-40页 |
·平利农村基层组织行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村两委会关系不协调问题突出 | 第41页 |
·干部作风差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问题依然存在 | 第41页 |
·村干部后继乏人问题严重 | 第41-42页 |
·村干部违法乱纪问题十分普遍 | 第42页 |
·村级债务问题严重,已影响到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 第42页 |
·平利县农村基层组织行为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2-44页 |
·体制原因 | 第42页 |
·考评原因 | 第42页 |
·财政原因 | 第42-43页 |
·自身原因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平利县农地流转中农村基层组织行为绩效评价 | 第44-50页 |
·农地流转中农村基层组织行为影响因素 | 第44-45页 |
·政策因素 | 第44页 |
·社会经济发展因素 | 第44页 |
·基层组织自身因素 | 第44-45页 |
·平利县农地流转中农村基层组织行为绩效评价 | 第45-50页 |
·平利县农地流转中农村基层组织行为调查分析 | 第45-46页 |
·分析评价农地流转中农村基层组织的行为绩效 | 第46-50页 |
第六章 农村基层组织行为健康运行的发展方向及对策建议 | 第50-53页 |
·平利县农地流转解决途径 | 第50页 |
·发展方向 | 第50-51页 |
·农村基层组织健康运行的对策建议 | 第51-53页 |
·外部环境建设 | 第51页 |
·内部环境建设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