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南海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湿地及其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外湿地科学发展历史 | 第10页 |
·我国湿地科学发展历史 | 第10-15页 |
·我国湿地科学研究进入国际前沿 | 第11页 |
·湿地科学领域的理论创新 | 第11-12页 |
·湿地保护、开发和利用现状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南海湿地的基本情况 | 第15-21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5-16页 |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地质、地貌 | 第15页 |
·气候 | 第15页 |
·土壤 | 第15页 |
·水文 | 第15-16页 |
·自然资源 | 第16-19页 |
·植物资源 | 第16-18页 |
·动物资源 | 第18-19页 |
·保护区的人文环境 | 第19-21页 |
·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情况 | 第19页 |
·主要生产活动及产值收入 | 第19页 |
·历史沿革及保护现状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南海湿地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缺水 | 第21页 |
·富营养化较为严重 | 第21页 |
·土地纠纷问题 | 第21页 |
·保护经费不足,管理亟待加强 | 第21-22页 |
·研究基础薄弱,人才缺乏,技术水平落后 | 第22-23页 |
第四章 南海湿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3-26页 |
·湿地建设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改善城市局域环境 | 第23页 |
·净化黄河水质 | 第23页 |
·保护生物多样性 | 第23-24页 |
·涵养水源、蓄水防洪、防止水土流失 | 第24页 |
·进行科普教育 | 第24页 |
·湿地建设的可行性 | 第24-26页 |
·政策及组织保证 | 第24页 |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 第24-25页 |
·较好的群众基础 | 第25页 |
·便利的交通条件 | 第25页 |
·可靠的电力通讯基础 | 第25页 |
·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第25页 |
·经济保障无后顾之忧 | 第25-26页 |
第五章 湿地建设方案 | 第26-34页 |
·指导思想 | 第26页 |
·建设原则 | 第26页 |
·保护优先 | 第26页 |
·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 第26页 |
·以科技为先导 | 第26页 |
·多渠道的湿地保护投入 | 第26页 |
·经济技术政策 | 第26-27页 |
·总体布局 | 第27页 |
·建设内容 | 第27-34页 |
·湿地保护工程 | 第27-30页 |
·能力建设工程 | 第30-31页 |
·建设期限 | 第31页 |
·保障措施 | 第31-32页 |
·项目管理 | 第32-33页 |
·政策保障 | 第33-34页 |
第六章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措施评估 | 第34-37页 |
·环境保护 | 第34-35页 |
·水体环境 | 第34页 |
·环境监测 | 第34页 |
·控制噪音、废气 | 第34页 |
·弃物处理 | 第34-35页 |
·保护宣传 | 第35页 |
·自然灾害的防治 | 第35页 |
·劳动安全 | 第35-37页 |
·职业安全 | 第35页 |
·职业卫生 | 第35页 |
·消防 | 第35-37页 |
第七章 湿地开发对策与利用 | 第37-40页 |
·对策 | 第37页 |
·湿地立法 | 第37页 |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保护意识 | 第37页 |
·综合治理污水 | 第37页 |
·开发与利用 | 第37-40页 |
·南海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指导思想 | 第38页 |
·南海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 | 第38页 |
·南海湿地公园规划目标 | 第38页 |
·南海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内容 | 第38-40页 |
第八章 项目组织保障及效益评价 | 第40-42页 |
·组织保障 | 第40页 |
·效益评价 | 第40-42页 |
·生态效益评价 | 第40页 |
·社会效益评价 | 第40-41页 |
·经济效益评价 | 第41页 |
·综合评价 | 第41-42页 |
第九章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附图 | 第48-53页 |
附录 | 第53-63页 |
南海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名录 | 第53-58页 |
南海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名录 | 第58-59页 |
南海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