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行政改革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导论 | 第8-16页 |
(一) 中越行政改革比较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行政改革比较框架的构建 | 第16-21页 |
(一) 公共行政改革的一般比较分析框架 | 第16-19页 |
1、东亚国家行政改革比较研究的一般框架 | 第16-18页 |
2、西方国家行政改革比较的分析框架 | 第18-19页 |
(二) 中越行政改革比较的分析框架 | 第19-21页 |
三、中越行政改革动力的比较 | 第21-29页 |
(一) 中国行政改革的动力 | 第21-25页 |
1、经济转轨呼吁行政改革 | 第22-23页 |
2、利益的重新分配 | 第23页 |
3、政府职能和角色的转变 | 第23-25页 |
4、科学技术发展推动行政改革 | 第25页 |
(二) 越南行政改革的动力 | 第25-27页 |
1、行政机构过于臃肿迫使行政改革 | 第25-26页 |
2、自身求发展的诉求推进改革 | 第26-27页 |
3、信息化发展促使行政改革 | 第27页 |
(三) 中越行政改革动力比较 | 第27-29页 |
1、中越行政改革动力的相似处 | 第27-28页 |
2、中越行政改革动力的差异 | 第28-29页 |
四、中越行政改革的价值取向 | 第29-37页 |
(一) 中国行政改革的价值取向 | 第29-32页 |
1、有限政府 | 第30页 |
2、有效政府 | 第30-31页 |
3、有为政府 | 第31-32页 |
(二)越南行政改革的价值取向 | 第32-35页 |
1、服务导向 | 第33页 |
2、制度导向 | 第33-35页 |
3、效率导向 | 第35页 |
(三) 中越行政改革价值取向比较 | 第35-37页 |
1、中越行政改革价值取向的相似处 | 第35-36页 |
2、中越行政改革价值取向的差异 | 第36-37页 |
五、中越行政改革的策略比较 | 第37-45页 |
(一) 中国行政改革的策略 | 第37-41页 |
1、起步阶段:精简机构和转变职能策略 | 第37-39页 |
2、全面改革阶段:行政体制改革策略 | 第39-40页 |
3、深化改革阶段:推进法治型和服务型政府策略 | 第40-41页 |
(二) 越南行政改革的策略 | 第41-43页 |
1、起步阶段:依法行政策略 | 第41-42页 |
2、全面改革阶段:行政体制改革策略 | 第42-43页 |
3、深化改革阶段:提高行政效率策略 | 第43页 |
(三) 中越行政改革的策略比较 | 第43-45页 |
1、中越行政改革策略的相似处 | 第43-44页 |
2、中越行政改革策略的差异 | 第44-45页 |
六、中越行政改革的效果比较 | 第45-55页 |
(一) 中国行政改革的效果 | 第45-49页 |
1、政府职能发生转变 | 第45-46页 |
2、精简的行政机构 | 第46-47页 |
3、逐步完善的体制 | 第47-49页 |
(二) 越南行政改革的效果 | 第49-51页 |
1、精简的行政机构 | 第49-50页 |
2、行政手续简化 | 第50页 |
3、公务员制度逐步完善 | 第50页 |
4、公共财政合理化 | 第50-51页 |
(三) 中越行政改革效果的比较 | 第51-55页 |
1、中越行政改革效果的相似处 | 第51-52页 |
2、中越行政改革效果的差异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