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盆地青西凹陷湖相“白烟型”热水沉积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3-25页 |
| ·论文选题来源 | 第13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 ·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热水沉积岩定义 | 第16页 |
| ·热水沉积岩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1-22页 |
| ·论文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2-25页 |
|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2-24页 |
| ·创新点 | 第24-25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5-34页 |
| ·酒泉盆地地质特征 | 第25-31页 |
| ·晚中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 | 第25-26页 |
| ·晚中生代构造样式 | 第26-28页 |
| ·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 第28-31页 |
| ·酒西坳陷地质特征 | 第31-34页 |
| ·地层特征 | 第31-34页 |
| 第3章 热水沉积岩发育区地质特征 | 第34-45页 |
| ·青西凹陷构造特征 | 第34-38页 |
| ·白垩纪—新近纪构造演化特征 | 第34-35页 |
| ·早白垩世构造特征 | 第35-36页 |
| ·早白垩世构造沉降特征 | 第36-38页 |
| ·青西凹陷沉积特征 | 第38-40页 |
| ·热水沉积岩产状特征 | 第40-41页 |
| ·热水沉积岩形成的热背景 | 第41-45页 |
| ·古地温特征 | 第41页 |
| ·火山岩特征 | 第41-43页 |
| ·地球物理场特征 | 第43-45页 |
| 第4章 热水沉积岩岩石学特征 | 第45-65页 |
| ·热水沉积岩的岩矿测试分析 | 第45-57页 |
| ·野外地质调查 | 第45页 |
| ·岩心观察 | 第45-46页 |
| ·显微结构鉴定 | 第46-49页 |
| ·电子探针分析 | 第49-54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54页 |
| ·X-粉晶衍射分析 | 第54-57页 |
| ·热水沉积岩岩石学特征 | 第57-65页 |
| ·矿物组成和组合类型 | 第58-60页 |
| ·岩石组构特征 | 第60-65页 |
| 第5章 热水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65-112页 |
|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65-74页 |
|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研究进展 | 第65-68页 |
| ·测试与分析结果 | 第68-71页 |
| ·分析结果讨论 | 第71-74页 |
| ·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74-80页 |
| ·基本化学特征及研究进展 | 第74-75页 |
| ·采样及分析方法 | 第75-76页 |
| ·分析结果与锶同位素特征 | 第76-78页 |
| ·有关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成因意义讨论 | 第78-80页 |
|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80-88页 |
| ·基本化学特征及研究进展 | 第80-81页 |
| ·测试与分析结果 | 第81页 |
| ·分析结果讨论 | 第81-88页 |
|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88-95页 |
| ·基本化学特征及研究进展 | 第88-90页 |
| ·稀土元素总量与配分模式 | 第90-92页 |
| ·Ce异常和Eu异常 | 第92-95页 |
| ·综合讨论 | 第95页 |
| ·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95-112页 |
| ·热液包裹体研究进展 | 第95-97页 |
| ·样品与测试方法 | 第97-98页 |
| ·重晶石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98-103页 |
| ·萤石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103-106页 |
| ·铁白云石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106-109页 |
| ·综合讨论 | 第109-112页 |
| 第6章 湖相“白烟型”热水沉积岩成因探讨 | 第112-128页 |
| ·湖相“白烟型”热水沉积岩成因类型划分 | 第112-114页 |
| ·湖相热水沉积白云岩成因类型划分 | 第114-120页 |
| ·原生白云岩中新的成因类型 | 第114-117页 |
| ·湖相白云岩中新的成因类型 | 第117-120页 |
| ·早白垩世湖底热流体来源和性质 | 第120-124页 |
| ·湖相“白烟型”热水沉积岩成因机理及沉积模式 | 第124-128页 |
| ·热流体运移机制 | 第124-127页 |
| ·湖相“白烟型”热水沉积岩沉积模式 | 第127-128页 |
| 结论 | 第128-130页 |
| 致谢 | 第130-1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1-147页 |
| 图版说明 | 第147-154页 |
| 图版 | 第154-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