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女慕男色,因色成爱,由欲升情 | 第9-23页 |
第一节 为爱离魂——"生生死死为情多" | 第9-16页 |
第二节 异类蛇妖的人间之爱 | 第16-19页 |
第三节 大胆私奔的侠女之爱 | 第19-20页 |
第四节 一见知君即断肠——青锁偷窥之爱 | 第20-23页 |
第二章 "未相逢神先订交"——女慕男才,因才生情,同调相怜 | 第23-30页 |
第一节 "真正才人,方是情种。"——青楼女子的怜才之状 | 第23-28页 |
第二节 "人生所贵,相知者此心耳。何必定成眷属?"——超越凡俗的精神之爱 | 第28-30页 |
第三章 "但得一个同心子"——强调男女双方建立在相互了解基础上所产生的知己之爱 | 第30-37页 |
第一节 岂无春意恋尘凡,且将佛场情场看——发生在佛场里的爱恋 | 第30-35页 |
第二节 "但得一个同心子,生同舍,死同穴。"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明清的时代背景对凰求凤类型的戏曲作品的影响 | 第37-51页 |
第一节 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潮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 | 第37-45页 |
1.对传统女性克己自守的颠覆,肯定女子的情感和欲望 | 第37-43页 |
2.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摒弃,肯定女子的才情及追求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对恋爱婚姻观念的影响 | 第45-51页 |
1.肯定私情相悦,主张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 第46-47页 |
2.以色、才、情的相对相称作为择偶标准和婚姻基础 | 第47-49页 |
3.歌颂"至情"的无坚不摧的作用和力量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文人剧作家创作心态探微 | 第51-66页 |
第一节 男子作闺音——对古已有之的文学传统的承续 | 第51-60页 |
1.男性文人作家笔下历代文学作品中的凰求凤现象 | 第51-55页 |
2."香草美人"——文人作者挥之不去的佳人崇拜情结 | 第55-60页 |
第二节 既风流自赏又自卑抑郁——男性作家矛盾心态的另类呈现 | 第60-66页 |
结语 | 第66-68页 |
参考书目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