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桩基础承载性能的试验研究与模拟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绪论 | 第12-34页 |
| ·国内外高层建筑概况 | 第12-25页 |
| ·世界超高层建筑发展简史 | 第12-13页 |
| ·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 第13-15页 |
| ·超高层建筑的未来 | 第15-18页 |
| ·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理论和方法 | 第18-23页 |
| ·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3-25页 |
| ·桩基础概况 | 第25-33页 |
| ·桩基础简介 | 第25-26页 |
| ·桩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 ·后压浆技术及挤扩支盘桩技术 | 第28-33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 2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研究 | 第34-54页 |
| ·超长桩承载性状的研究方法综述 | 第34-37页 |
| ·现场试验法 | 第34-35页 |
| ·数值解析法 | 第35-37页 |
| ·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 | 第37-41页 |
| ·荷载传递机理 | 第37页 |
| ·承担荷载比例 | 第37-38页 |
| ·荷载- 沉降关系 | 第38-41页 |
| ·桩身轴力传递特性分析 | 第41-45页 |
| ·桩-土模量比 | 第41-43页 |
| ·长径比 | 第43-45页 |
| ·后压浆超长桩的承载性能分析 | 第45-48页 |
| ·注浆对桩端承载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注浆对桩侧承载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 ·注浆对桩整体承载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 第48-52页 |
| ·主要规范的计算方法 | 第49-51页 |
| ·各规范[σ_0]的计算方法评价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3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沉降研究 | 第54-67页 |
| ·单桩沉降研究 | 第54-60页 |
| ·单桩沉降的基本概念 | 第54页 |
| ·现有单桩沉降计算方法 | 第54-60页 |
| ·群桩沉降研究 | 第60-65页 |
| ·群桩沉降计算的实体基础法 | 第60-63页 |
| ·"桩基规范"法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建筑物沉降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 第65页 |
| ·按照桩基础的沉降特性确定桩的极限承载力 | 第65-67页 |
| 4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静载试验研究 | 第67-101页 |
| ·河北开元环球中心 | 第68-94页 |
| ·工程概况 | 第68-71页 |
| ·参数分析 | 第71-73页 |
| ·试验内容及方法 | 第73-78页 |
|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78-94页 |
|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期工程 | 第94-99页 |
| ·工程概况及试验说明 | 第94-95页 |
|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95-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 5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基础承载性能的模拟分析 | 第101-118页 |
| ·ANSYS软件简介 | 第101页 |
| ·单桩承载力性状模拟 | 第101-113页 |
| ·材料选择与属性 | 第101-104页 |
| ·接触面单元选择 | 第104-105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105-107页 |
| ·介质参数及边界条件 | 第107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107-113页 |
| ·群桩受力性能模拟 | 第113-117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114页 |
| ·介质参数及边界条件 | 第114-115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115-117页 |
| ·小结 | 第117-118页 |
| 6 超长大直径桩基优化设计 | 第118-127页 |
| ·桩基优化概述 | 第118-120页 |
| ·用复合桩基的思想进行优化 | 第120-121页 |
| ·以承载力控制为主的设计 | 第120页 |
| ·以沉降控制为主的设计 | 第120-121页 |
| ·桩筏基础的桩土分担建筑物荷载思想进行优化 | 第121-125页 |
| ·桩筏(箱)分担建筑物荷载的实测 | 第122页 |
| ·桩筏(箱)分担荷载计算 | 第122-124页 |
| ·桩筏优化分析 | 第124-125页 |
| ·小结 | 第125-127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30页 |
| ·结论 | 第127-128页 |
| ·展望与建议 | 第128-130页 |
| 致谢 | 第130-131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31-135页 |
| 作者简介 | 第135页 |
| 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5页 |
| 论文工作期间参与的专利项目 | 第135页 |
| 论文工作期间负责完成的工程项目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