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第一部分中文 | 第5-7页 |
第一部分英文 | 第7-9页 |
摘要 | 第9-13页 |
第二部分中文 | 第9-11页 |
第二部分英文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耳后扩张器移位中的应用研究 | 第15-28页 |
一、一般临床资料 | 第15-17页 |
1、研究对象 | 第15页 |
2、耳后皮肤扩张器置入术 | 第15-17页 |
二、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扩张器扫描、重建及下移测量 | 第17-19页 |
1、系统结构及操作平台 | 第17-18页 |
2、测量及图像处理流程 | 第18页 |
3、耳后扩张器下移测量 | 第18-19页 |
三、结果 | 第19-20页 |
四、讨论 | 第20-26页 |
1、误差的控制 | 第20页 |
2、标志点的确定及测量方法的选择 | 第20-21页 |
3、测量人群的选择 | 第21-22页 |
4、关于组织扩张术和耳廓再造 | 第22-23页 |
5、耳后乳突区皮肤的特点与扩张器选择的特殊性 | 第23页 |
6、扩张器下移及临床意义 | 第23-24页 |
7、关于影响耳后扩张器下移的因素 | 第24-25页 |
8、关于耳后扩张器术后血肿与下移 | 第25-26页 |
9、不足之处 | 第26页 |
五、结论 | 第26-28页 |
第二部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耳后扩张器表面积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 第28-36页 |
一、一般临床资料 | 第28-29页 |
1、测量对象 | 第28页 |
2.耳后皮肤扩张器置入术 | 第28-29页 |
二、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扩张器扫描、重建及面积测量 | 第29-30页 |
1、系统结构及实现平台 | 第29页 |
2、测量及图像处理流程 | 第29-30页 |
3、耳后扩张器面积测量 | 第30页 |
三、结果 | 第30-31页 |
1、不同注水量的扩张器表面积 | 第30页 |
2、维持扩张前、后耳后扩张器表面积 | 第30-31页 |
3、维持扩张前、后耳后扩张器三部分面积 | 第31页 |
四、讨论 | 第31-35页 |
1、误差的控制 | 第31-32页 |
2、测量人群的选择 | 第32页 |
3、维持扩张在耳廓再造术中的必要性 | 第32页 |
4、关于维持扩张前、后耳后扩张器面积的变化 | 第32-33页 |
5、关于耳后扩张器表面积与注水量的关系 | 第33页 |
6、关于对耳后扩张器表面积达到平台期的预测 | 第33-34页 |
7、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扩张器面积测量中的创新性 | 第34-35页 |
8、不足之处 | 第35页 |
五、结论 | 第35-36页 |
全文小结 | 第36-37页 |
文献综述 | 第37-49页 |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及其在整形领域的应用 | 第37-43页 |
小耳畸形综合征的治疗 | 第43-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8页 |
附录 | 第58-76页 |
附图 | 第58-74页 |
附表部分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