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胶东西北部金矿床成岩成矿深度及变化保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引言第10-16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研究现状第11-14页
     ·矿床变化与保存第11-12页
     ·胶东西北部金矿研究现状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完成的主要工作第15-16页
2 区域地质背景第16-26页
   ·区域地层第16-20页
     ·新太古代胶东岩群第17-18页
     ·古元古代荆山群和粉子山群第18-19页
     ·新元古代蓬莱群第19-20页
     ·中生代莱阳群和青山群第20页
   ·区域构造第20-23页
     ·褶皱构造第21页
     ·断裂构造第21-23页
   ·岩浆岩第23-26页
     ·玲珑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第24页
     ·滦家河中粗粒二长花岗岩第24-25页
     ·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第25-26页
3 地质温压计与成岩压力深度第26-57页
   ·玲珑花岗质杂岩岩石化学特征第27-33页
   ·Q-Ab-Or 相图估测岩体形成的温压条件第33-35页
   ·角闪石地质温压计第35-44页
     ·角闪石结构式第35-38页
     ·角闪石类型第38-42页
     ·钙质角闪石全铝压力计第42-44页
   ·黑云母全铝压力计第44-57页
     ·黑云母晶体结构式第45页
     ·黑云母岩石化学参数第45-53页
     ·黑云母温压计第53-57页
4 区域金矿床的成矿深度第57-64页
   ·流体包裹体特征第57-58页
   ·成矿流体温压特征第58-59页
   ·胶西北区域温压等值线图第59-64页
5 玲珑岩体中-新生代隆升剥蚀作用--来自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证据第64-71页
   ·实验原理及方法第64-65页
   ·样品采集及实验条件第65-66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6-67页
   ·玲珑复式花岗质杂岩体的抬升剥蚀过程第67-70页
   ·小结第70-71页
6 结论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图版及图版说明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三道湾子碲化物型金矿床矿物学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下一篇:遥感技术在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中的研究及应用--以兰坪多金属成矿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