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轮机(蒸汽透平、汽轮机)论文--设计、计算论文

基于B/S模式的电站热经济性优化系统研究与开发

中文摘要第1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8-9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9-11页
第二章 火电机组在线性能计算数学模型第11-21页
   ·炉侧计算模型第11-16页
     ·正平衡计算模型第11-13页
     ·反平衡计算模型第13-16页
   ·机侧计算模型第16-21页
     ·回热系统计算模型第16-18页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计算模型第18-19页
     ·分缸效率计算模型第19页
     ·机组总体热力性能计算模型第19-21页
第三章 系统网络拓扑模式第21-25页
   ·C/S 和B/S 架构的介绍第21-23页
   ·C/S 和B/S 架构的优缺点比较第23-24页
   ·系统的C/S 和B/S 混合模式第24-25页
第四章 异常数据预处理方法的研究第25-47页
   ·数据微调预处理方法第26-29页
     ·中值滤波第26-27页
     ·惯性滤波第27页
     ·微调加权平均滤波第27-29页
   ·数据粗调预处理方法第29-42页
     ·粗调加权平均法第29-31页
     ·查尔逊外推技术第31-34页
     ·拉格朗日插值法第34-38页
     ·牛顿插值法第38-39页
     ·Hermite 插值法第39-42页
   ·数据残缺的预测方法第42-47页
     ·线性回归拟合法第42-44页
     ·贝叶斯预测模型第44-47页
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第47-67页
   ·开发工具及系统配置第47-50页
     ·后台数据库工具选择第47-48页
     ·系统各模块程序语言的选择第48-50页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第50页
   ·系统组元模块的分类第50-64页
     ·数据库模块的设计第50-53页
     ·主程序模块的设计第53-56页
     ·算法模块的设计第56-58页
     ·界面功能模块的设计第58-64页
   ·系统操作界面“通用性”方面的研究第64-67页
第六章 结论第67-70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67-68页
   ·后续工作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子振动监测与诊断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下一篇:300MW机组锅炉炉内燃烧过程预报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