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海洋微生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成分分析及合成相关基因的初探

中文摘要第1-14页
英文摘要第14-16页
1 前言第16-35页
   ·表面和表面活性剂化学第16页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第16-18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8-19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第19-34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概述第19-20页
     ·几类经典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第20-32页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第20-24页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及其产生菌株第20-21页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第21-22页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合成第22-23页
         ·脂肽合成的分子遗传学第23-24页
       ·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第24-31页
         ·几种经典的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第24-27页
         ·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途径和关键基因第27-31页
       ·脂肪酸和磷脂第31-32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纯化方法第32页
     ·几大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分离纯化过程的检测方法第32-33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纯品的鉴定方法第33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性能测定第33页
     ·本实验室在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方面的进展第33-34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4-35页
2.材料和方法第35-49页
   ·材料第35-39页
     ·实验菌株第35页
     ·试剂盒第35页
     ·工具酶第35页
     ·主要试剂第35-36页
     ·主要仪器第36页
     ·引物第36-37页
     ·常用溶液和培养基第37-38页
     ·薄层色谱显色剂第38-39页
       ·通用显色剂第38-39页
       ·专性显色剂第39页
     ·分析软件第39页
   ·方法第39-49页
     ·基本分子生物学方法第39-43页
       ·菌落PCR第40页
       ·细菌单菌DNA的提取第40页
       ·DNA沉淀第40-41页
       ·PCR反应体系第41页
       ·PCR扩增程序第41页
       ·Cycle-pure PCR产物纯化第41-42页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2页
       ·连接反应第42页
       ·实时定量PCR(RT-PCR)第42-43页
     ·活性物质分离方法第43-45页
       ·薄层层析(TLC)第43页
       ·硅胶柱层析第43-44页
       ·Sephedax LH20凝胶柱第44-45页
     ·活性测试方法第45-47页
       ·表面活性测定方法第45-46页
         ·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De nosy ring)第45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扩油活性测定第45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乳化性能的测定第45页
         ·Drop-collapse test第45-46页
         ·Biofilm Test(Parafilm)第46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CMC值的测定第46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MAD值测定第46页
       ·细胞表面疏水性测试第46-47页
       ·抗菌活性测试第47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化学成分分析第47-48页
       ·四级杆液相色谱(LCQ-MS)第47页
       ·核磁共振(NMR)第47页
       ·气质连用色谱(GC-MS)第47-48页
       ·氨基酸分析(AAS)第48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与菌体生长之间的关系第48-4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9-74页
   ·菌株Alcanivorax dieselolei B-5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分析第49-58页
     ·结果第49-57页
       ·B-5菌株的表面活性剂的产生第49页
       ·B-5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分离纯化第49-50页
       ·B-5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化学成分鉴定第50-53页
       ·B-5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和理化性质分析第53-56页
       ·氨基酸添加实验第56-57页
     ·讨论第57-58页
   ·菌株Dietzia sp.N3ZF-1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第58-66页
     ·结果第58-66页
       ·N3ZF-1菌株的16srDNA系统发育分析第58-59页
       ·N3ZF-1菌株的表面活性剂产生第59-61页
       ·N3ZF-1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分离纯化第61-62页
       ·N3ZF-1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化学成分鉴定第62-63页
       ·N3ZF-1的表面活性剂产生相关基因扩增及实时定量PCR第63-66页
     ·讨论第66页
   ·酵母菌Pichia guilliermondii 510-6jm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第66-74页
     ·结果第66-73页
       ·510-6jm菌株的ITS—D1/D2保守区域扩增第66-68页
       ·510-6jm的表面活性剂的产生第68页
       ·510-6jm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分离纯化第68页
       ·510-6jm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化学成分鉴定第68-70页
       ·510-6jm产生的表面活性剂产生相关基因扩增第70-73页
     ·讨论第73-74页
小结和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发表文章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海西部冷涡区域上层海洋营养盐的动力学
下一篇: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小型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