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第1章 总论 | 第17-20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19-20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方法准备 | 第20-26页 |
·信用及信用风险概念 | 第20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涵义 | 第20-21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分类及特征 | 第21-23页 |
·风险预警方法与模型 | 第23-26页 |
第3章 股份制银行信用风险分析 | 第26-34页 |
·股份制银行风险程度分析 | 第27-30页 |
·股份制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30-34页 |
第4章 我国股份制银行信用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我国股份制银行信用风险预警、防范状况 | 第34-35页 |
·我国股份制银行上市后面临的新问题 | 第35-37页 |
第5章 国外信用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的借鉴 | 第37-42页 |
·美国的信用风险预警、防范机制 | 第37-39页 |
·日本的信用风险预警、防范机制 | 第39-40页 |
·可以借鉴之处 | 第40-42页 |
第6章 我国股份制银行信用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的构建 | 第42-63页 |
·基本原则与功能分析 | 第42页 |
·方法简介 | 第42-47页 |
·设计思路与机制基本工作流程 | 第47-48页 |
·指标体系设计 | 第48-56页 |
·模型可行性验证 | 第56-63页 |
第7章 我国股份制银行信用风险防范机制构想 | 第63-68页 |
·外部体制的构想 | 第63-64页 |
·内部体制的构想 | 第64-66页 |
·内外部有机结合 | 第66-68页 |
第8章 结论 | 第68-70页 |
·研究结论 | 第68页 |
·不足与欠缺 | 第68页 |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