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制度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引言第11-12页
一、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制度的作用和原则第12-15页
 (一) 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制度的作用第12-14页
  1. 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制度对银行的调控作用第13页
  2. 贷款损失税收制度具有防止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宏观调控作用第13-14页
 (二) 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制度的原则第14-15页
二、我国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制度的内容和特点第15-20页
 (一) 我国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制度的内容第15-19页
  1. 呆账损失的认定第16-17页
  2. 呆账损失准备的计提范围和方法第17页
  3. 呆帐损失的处理方法第17-18页
  4. 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的审批权限第18-19页
 (二) 我国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制度的特点第19-20页
  1. 我国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制度采用的是普通准备金法和核销法的模式第19-20页
  2. 呆账认定、核销的行政化色彩仍然比较浓第20页
三、我国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0-24页
 (一) 我国银行贷款损失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0-24页
  1. 对贷款损失减税违背税收中性原则,对商业银行过度征税第21-22页
  2. 贷款损失准备金扣除比例过低,加重了银行的税收负担第22-23页
  3. 贷款损失认定和核销标准过于严格和繁琐第23-24页
 (二) 例证第24页
四、国外的相关法律制度的考察第24-28页
 (一) 核销制度第25页
 (二) 准备金制度第25-26页
 (三) 核销制度和准备金制度的比较第26-28页
五、完善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制度的建议第28-32页
 (一) 改变贷款损失的税收处理方法,使用特定准备金法第29页
 (二) 提高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税前扣除比例第29-30页
 (三) 降低呆账认定标准,简化核销手续第30-32页
结语第32-33页
致谢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法律研究
下一篇:注册税务师行业法律规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