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我国盗窃罪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引言第12-15页
 (一) 选题背景第12-14页
 (二) 写作思路第14-15页
一、盗窃罪概述第15-19页
 (一) 盗窃罪的本质第15页
 (二) 关于我国盗窃罪犯罪构成的概述第15-17页
 (三) 新型盗窃案件的刑法学分析第17-19页
  1. 从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分析第17-18页
  2. 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分析第18页
  3. 从预防犯罪的目的分析第18页
  4. 从被害人的角度分析第18-19页
二、关于我国盗窃罪立法中的若干问题第19-32页
 (一) 关于盗窃主体的立法问题第19-22页
  1. 只规定了自然人主体第19-21页
  2. 未成年人入罪年龄偏高第21-22页
 (二) 关于盗窃罪客体及对象问题第22-28页
  1. 盗窃罪的犯罪客体欠妥第22-23页
  2. 犯罪对象的界定狭窄第23-28页
 (三) 关于盗窃罪客观方面的界定问题第28-31页
  1. 对行为方式的规定片面第28-29页
  2. 对“多次盗窃”的规定不科学第29-31页
 (四) 盗窃罪法定刑偏重第31-32页
三、关于我国盗窃罪立法完善的几点思考第32-42页
 (一) 关于盗窃罪主体的思考第32-34页
  1. 增加单位主体第32页
  2. 未成年人入罪的年龄问题第32-34页
 (二) 关于盗窃罪客体及对象的思考第34-37页
  1. 犯罪客体认定的合理化第34-36页
  2. 立法中对犯罪对象予以列举或者解释说明第36-37页
 (三) 关于盗窃罪客观方面的思考第37-38页
  1. 行为手段规定的全面化第37页
  2. 犯罪认定标准的具体化第37-38页
 (四) 盗窃罪法定刑设计的合理化第38-39页
  1. 刑种设置的理性化第38页
  2. 特定情节中的刑罚规定问题第38-39页
 (五) 将亲告制度引入盗窃罪诉讼的构想第39-42页
结语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性贿赂的犯罪化研究
下一篇:我国新型毒品犯罪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