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基础 | 第14-22页 |
·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评估标准 | 第15-17页 |
·评估标准发展 | 第15页 |
·通用准则 | 第15-16页 |
·国内安全评估标准 | 第16页 |
·各安全标准分析 | 第16-17页 |
·通用评估方法学 | 第17-19页 |
·CEM的结构 | 第18页 |
·评估结果 | 第18-19页 |
·安全要素评估 | 第19-20页 |
·组件组合强度评估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组件组合强度分析整体框架 | 第22-33页 |
·组件组合评估流程研究 | 第22-24页 |
·组件关系测评流程 | 第22-23页 |
·组件组合强度评估流程 | 第23-24页 |
·组件组合强度评估流程问题分析 | 第24页 |
·总体框架 | 第24-27页 |
·框架说明及假设 | 第24-25页 |
·框架简介 | 第25-27页 |
·基础准备工作 | 第27-28页 |
·组件关系分析 | 第28-30页 |
·组件关系定义 | 第28-29页 |
·组件合理评估顺序生成问题 | 第29-30页 |
·网络组件组合强度分析 | 第30-32页 |
·确定访问路径 | 第30-31页 |
·组件组合强度问题分析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组件合理评估顺序生成方法研究 | 第33-50页 |
·问题分析 | 第33-35页 |
·基于图的组件合理评估顺序生成方法 | 第35-39页 |
·图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35-36页 |
·方法描述 | 第36-37页 |
·实例分析 | 第37-39页 |
·基于Petri网可达树的组件合理评估顺序生成方法 | 第39-46页 |
·Petri网特点 | 第40-41页 |
·组件关联及依赖关系Petri网模型建立 | 第41-42页 |
·方法描述 | 第42-44页 |
·实例分析 | 第44-46页 |
·Petri网仿真法及实例验证 | 第46-49页 |
·ExSpect工具 | 第46页 |
·ExSpect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基于Petri网的安全组件组合强度分析方法 | 第50-65页 |
·问题分析 | 第50-56页 |
·组件组合串并联强度分析 | 第51-52页 |
·目标客体安全强度 | 第52-56页 |
·基于Petri网的组件组合强度分析方法 | 第56-58页 |
·方法描述 | 第56-57页 |
·形式化描述 | 第57-58页 |
·基于Petri网的组件组合强度分析方法实现 | 第58-64页 |
·系统模型建立 | 第58-60页 |
·仿真实现 | 第60-64页 |
·基于Petri网安全组件组合强度分析方法特点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全文总结 | 第65页 |
·工作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