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写ABBREVIATIONS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前言 | 第12-26页 |
·DNA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基于DNA杂交的分子标记 | 第13页 |
·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 | 第13-17页 |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ic DNA)标记 | 第14页 |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 | 第14-15页 |
·EST-SSR标记 | 第15页 |
·DAF(DNA amplification fingerprinting)标记 | 第15页 |
·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 | 第15-16页 |
·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标记 | 第16页 |
·RAMPs(random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s)标记 | 第16页 |
·STS(Sequence-tagged site)标记 | 第16页 |
·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 | 第16-17页 |
·REMA(Retrotransposon-microsatellite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 | 第17页 |
·基于限制性酶切和PCR的分子标记 | 第17-18页 |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标记 | 第17页 |
·SSAP(Sequence-specific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 | 第17-18页 |
·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标记 | 第18页 |
·选择分子标记的标准 | 第18-19页 |
·节节麦遗传多样性及抗性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节节麦的分类地位和亚种分布 | 第19页 |
·节节麦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9-21页 |
·节节麦的形态与细胞多样性研究 | 第20页 |
·节节麦的同工酶多样性研究 | 第20页 |
·节节麦的储藏蛋白多样性研究 | 第20-21页 |
·节节麦的抗性研究 | 第21-22页 |
·节节麦的分子标记研究 | 第22页 |
·节节麦的优异基因的导入途径及进展 | 第22-24页 |
·普通小麦与节节麦杂交直接转移优异基因 | 第23页 |
·四倍体小麦-节节麦双二倍体的合成及其利用 | 第23-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2.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6-33页 |
·材料 | 第26-30页 |
·供试材料 | 第26-29页 |
·生化试剂 | 第29-30页 |
·仪器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3页 |
·节节麦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0-31页 |
·SSR分析 | 第31页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程序 | 第31-32页 |
·系统聚类分析数据处理 | 第32页 |
·抗旱节节麦的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准备工作 | 第32页 |
·处理方法 | 第32页 |
·抗旱性评价标准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0页 |
·节节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3-36页 |
·SSR多态性分析 | 第33-35页 |
·SSR标记揭示的种群材料间的遗传距离 | 第35页 |
·节节麦材料个体间聚类分析结果 | 第35-36页 |
·节节麦抗旱分析 | 第36-40页 |
·抗旱处理后各样品成活率统计 | 第36-39页 |
·节节麦抗旱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4 结论 | 第40-41页 |
5 讨论 | 第41-45页 |
·节节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1-42页 |
·节节麦的抗旱鉴定分析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图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