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图目录 | 第13-16页 |
表目录 | 第16-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0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I/O 存储系统的建模、管理、调度与评价 | 第18-22页 |
·存储物理介质的改进与优化 | 第22-23页 |
·存储器件的网络连接 | 第23-24页 |
·文件系统的优化与创新 | 第24页 |
·存储模型的演变与发展 | 第24-25页 |
·当前存储技术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6-28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8-30页 |
第2章 海量网络存储系统的层次化体系结构 | 第30-51页 |
·现有海量网络存储系统体系结构 | 第30-35页 |
·几种典型的海量网络存储系统体系结构 | 第30-33页 |
·现有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层次化的海量网络存储系统体系结构 | 第35-40页 |
·层次化的海量存储系统体系结构研究视角 | 第35页 |
·海量网络存储系统体系结构的层次划分 | 第35-37页 |
·层次化海量网络存储系统体系结构的协议栈 | 第37-40页 |
·基于层次化体系结构的智能网络磁盘系统 | 第40-47页 |
·智能网络磁盘系统的结构 | 第40-41页 |
·智能网络磁盘系统的实现 | 第41-47页 |
·层次化海量存储系统的多级缓存性能优化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3章 海量网络存储系统表示层驻留集缓存管理策略研究 | 第51-81页 |
·现有存储表示层驻留集缓存管理策略 | 第51-61页 |
·典型驻留集缓存管理策略 | 第51-57页 |
·现有算法存在的问题 | 第57-61页 |
·局部性强弱的量化描述方法 | 第61-71页 |
·缓存驻留集大小的确定 | 第61-64页 |
·时间局部性的定量描述 | 第64-68页 |
·空间局部性的定量描述 | 第68-71页 |
·基于局部性强弱量化结果的表示层缓存管理算法 | 第71-80页 |
·量化指标的计算 | 第71-73页 |
·管理算法 | 第73-78页 |
·实验结果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4章 海量网络存储系统网络层分布式缓存技术研究 | 第81-102页 |
·网络层缓存的现有替换算法 | 第82-86页 |
·网络层分布式数据缓存与表示层驻留集缓存的区别 | 第82-84页 |
·现有缓存替换算法 | 第84-85页 |
·现有算法存在的问题 | 第85-86页 |
·存储网络层数据访问的周期性与延迟代价 | 第86-94页 |
·访问周期性 | 第86-88页 |
·页面替换代价分析 | 第88-94页 |
·基于周期性和延迟代价的缓存替换算法 | 第94-100页 |
·缓存结构 | 第94-95页 |
·替换算法 | 第95-99页 |
·实验结果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5章 海量网络存储系统物理层加速访问缓存技术研究 | 第102-127页 |
·存储物理层的体系结构优化技术 | 第103-107页 |
·文件大小与访问频率的统计分布 | 第107-115页 |
·静态文件大小分布 | 第107-110页 |
·动态访问文件分布 | 第110-115页 |
·基于统计结果的应用加速缓存管理 | 第115-122页 |
·存储物理层多级加速缓存 | 第115-119页 |
·加速算法 | 第119-121页 |
·实验结果 | 第121-122页 |
·系统综合测试 | 第122-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