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植物雄性不育现象的普遍性、分类及其应用 | 第9页 |
·同植物中 GMS 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玉米雄性不育 | 第10-11页 |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种类 | 第10页 |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恢复 | 第10-11页 |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研究 | 第11页 |
·蛋白质组学 | 第11-14页 |
·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 第12-13页 |
·差异蛋白质组学的应用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4-16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玉米CMS 和保持系生殖器官及其他组织蛋白质组比较 | 第17-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材料准备 | 第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19页 |
·玉米保持系和不育系双向电泳 | 第19-20页 |
·第一向等电聚焦(IEF) | 第19页 |
·仪器 | 第19-20页 |
·双向电泳第二向505 一PAGE | 第20页 |
·2-DE 胶蛋白质点的检测 | 第20-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7页 |
·玉米CMS 与相应保持系叶片蛋白质组比较 | 第21-22页 |
·玉米CMS 与相应保持系生殖器官蛋白质组比较 | 第22-24页 |
·玉米CMS 与相应保持系籽粒蛋白提取法比较 | 第24-26页 |
·双向电泳图谱差异对比结果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29页 |
·基于SDS-PAGE 基础上的玉米不育系与保持系的初步分析 | 第27页 |
·保持系和不育系的双向电泳图谱差异的标准及鉴定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