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渣粉煤灰混合胶凝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8-12页 |
前言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矿渣-粉煤灰混合胶凝体系的基材及性质 | 第16-26页 |
·磨细矿渣的形成、作用与性能 | 第16-21页 |
·磨细矿渣的产生 | 第17页 |
·磨细矿渣提高水泥石强度作用机理 | 第17-19页 |
·磨细矿渣的标准及相关要求 | 第19-21页 |
·粉煤灰的形成、分类与性质 | 第21-25页 |
·粉煤灰的形成与分类 | 第21-22页 |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与作用 | 第22-23页 |
·粉煤灰的化学组成与性质 | 第23-24页 |
·粉煤灰的相关标准规范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矿渣-粉煤灰混合胶凝体系的颗粒级配 | 第26-32页 |
·紧密堆积理论 | 第26-29页 |
·紧密堆积理论优化原理 | 第26-28页 |
·紧密堆积理论模型 | 第28-29页 |
·体系掺料的填充作用机理分析 | 第29-31页 |
·Andreasen 方程与粉体最紧密堆积 | 第29-30页 |
·体系掺料的填充作用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矿渣-粉煤灰混合胶凝体系的水化机理 | 第32-39页 |
·矿渣的水化原因 | 第32-33页 |
·粉煤灰的活性行为 | 第33-35页 |
·矿渣在碱性溶液激发下的水化机理 | 第35-36页 |
·水玻璃的水解及溶胶增强机理 | 第36-37页 |
·混合胶凝体系水化过程分析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混合胶凝体系的水化产物及微观结构 | 第39-51页 |
·混合胶凝体系反应历程特征 | 第39-40页 |
·混合胶凝体系的水化产物及特征 | 第40-44页 |
·常温下混合胶凝体系硬化体的微观结构 | 第44-50页 |
·混合胶凝体系水化物的凝胶相及结构 | 第45-48页 |
·混合胶凝体系水化物的结晶相及结构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矿渣-粉煤灰混合胶凝体系性能分析与研究 | 第51-82页 |
·矿渣-粉煤灰混合胶凝体系的流动性能 | 第51-62页 |
·混合胶凝体系的流动度 | 第51-53页 |
·混合胶凝体系的流变性 | 第53-62页 |
·矿渣-粉煤灰混合胶凝体系的失水性能 | 第62-66页 |
·试验步骤 | 第62-63页 |
·失水量计算 | 第63页 |
·混合胶凝体系净浆失水试验 | 第63-64页 |
·颗粒材料降失水剂降失水可行性试验 | 第64页 |
·水溶性聚合物降滤失剂的降失水可行性试验 | 第64-66页 |
·试验设想 | 第66页 |
·矿渣-粉煤灰混合胶凝体系的凝结时间 | 第66-70页 |
·混合体系浆体凝结现象的结构特性 | 第67-68页 |
·碱性激活剂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68-69页 |
·水灰比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69页 |
·物质组分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第69-70页 |
·矿渣-粉煤灰混合胶凝体系的强度发展规律 | 第70-79页 |
·水灰比对混合胶凝体系强度的影响 | 第70-72页 |
·碱性激活剂对混合胶凝体系强度的影响 | 第72-74页 |
·基材加量对体系的强度的影响 | 第74-76页 |
·微量外加剂对混合胶凝体系强度的影响 | 第76-78页 |
·温度对混合胶凝材料的强度的影响 | 第78-79页 |
·混合胶凝体系对油井水泥作业适应性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详细摘要 | 第91-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