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大坝安全监测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 第11-13页 |
| ·大坝安全监测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 ·大坝安全监测现状 | 第12-13页 |
|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存在问题 | 第13页 |
| ·观音阁大坝工程及监测概况 | 第13-16页 |
| ·工程概况 | 第13-15页 |
| ·监测历史 | 第15页 |
| ·自动化监测系统停止原因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2 混凝土坝扬压力分析模型 | 第17-29页 |
| ·混凝土坝扬压力统计模型原理 | 第17-21页 |
| ·扬压力孔水位的统计模型 | 第17-19页 |
| ·坝基渗压系数的统计模型 | 第19-20页 |
| ·坝基面总扬压力统计模型 | 第20-21页 |
| ·观音阁扬压力监测资料分析 | 第21-24页 |
| ·工程资料简介 | 第21-22页 |
| ·扬压力分布规律分析 | 第22-24页 |
| ·扬压力系数分析 | 第24页 |
| ·统计模型分析 | 第24-27页 |
| ·扬压值预测及对比 | 第27页 |
| ·小结 | 第27-29页 |
| 3 观音阁大坝仿真数值分析 | 第29-42页 |
| ·基本理论 | 第29-31页 |
| ·断面及参数选取 | 第31-32页 |
| ·计算原理与实现方法 | 第32-34页 |
| ·二维固体力学基本理论 | 第32-33页 |
| ·二维热传导基本理论 | 第33-34页 |
| ·计算模型生成 | 第34页 |
| ·单层边界条件下数值分析 | 第34-38页 |
| ·边界条件确定 | 第34-36页 |
| ·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 ·双层边界条件下数值分析 | 第38-42页 |
| ·边界条件确定 | 第38页 |
| ·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 4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 第42-57页 |
| ·评价基本原理 | 第42-50页 |
| ·灰色关联度理论 | 第42-47页 |
|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第47-50页 |
| ·大坝安全评价系统的构建 | 第50-53页 |
| ·系统开发思路 | 第50-51页 |
| ·关键技术 | 第51-53页 |
| ·评价模型开发成果 | 第53-57页 |
| 5 观音阁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分析与健康评价系统的开发 | 第57-70页 |
| ·系统数据流设计 | 第57页 |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57-60页 |
| ·系统详细设计 | 第60-65页 |
|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 | 第60-61页 |
| ·大坝自动化安全监测数据信息管理子系统 | 第61-62页 |
| ·大坝安全分析与评价子系统 | 第62-64页 |
| ·大坝安全监测分析成果WEB发布子系统 | 第64-65页 |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65页 |
| ·主要开发成果 | 第65-70页 |
| 结论 | 第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