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9页 |
·表面润湿性概论 | 第9-16页 |
·表面润湿性的定义及材料的分类 | 第9-10页 |
·表面润湿性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及常用理论 | 第10-16页 |
·表面自由能 | 第10-12页 |
·Young’s 模型 | 第12-14页 |
·Wenzel 模型 | 第14-15页 |
·Cassie-Baxter 模型 | 第15-16页 |
·制备超疏水表面常用的方法 | 第16-26页 |
·层层组装法(Layer-by-Layer method) | 第17-18页 |
·溶液浸泡法(Solution-Immersion method) | 第18-20页 |
·电化学方法(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 | 第20-23页 |
·模板法(Template method) | 第23-24页 |
·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 | 第24-26页 |
·表面超疏水性质的应用 | 第26-38页 |
·超亲水/超疏水之间可逆转换的开关 | 第26-35页 |
·电场诱导的表面润湿性的转变 | 第27-29页 |
·应力作用的表面润湿性的转变 | 第29-31页 |
·光响应的表面润湿性的转变 | 第31-32页 |
·温度响应的表面润湿性的转变 | 第32-33页 |
·pH 值响应的表面润湿性的转变 | 第33-35页 |
·超疏水材料在流体减阻中的应用 | 第35-36页 |
·超疏水材料在抗腐蚀研究中的应用 | 第36-38页 |
·本论文的选题及设计思路 | 第38-39页 |
第二章 利用揭起软光刻技术及原位还原方法制备柔性超疏水薄膜. | 第39-55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3页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实验流程 | 第40-41页 |
·实验步骤 | 第41-42页 |
·二氧化硅胶体晶体的排列 | 第41页 |
·PDMS 模板揭起单层二氧化硅微球 | 第41-42页 |
·银氨溶液的配置 | 第42页 |
·在二氧化硅表面原位生长银纳米粒子 | 第42页 |
·表面接枝疏水基团 | 第42页 |
·化学气相沉积法在二氧化硅表面接枝HTTS | 第42页 |
·仪器设备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3页 |
·二元分级结构的形貌及接触角的测试 | 第43-47页 |
·超疏水薄膜的柔韧性 | 第47-48页 |
·超疏水薄膜形成机理的探讨 | 第48-50页 |
·银氨溶液浓度对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第50-51页 |
·二氧化硅微球粒径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三章 溶液浸泡法制备油水分离铜网 | 第55-71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实验过程 | 第56-57页 |
·通过置换反应制备用于油水分离的铜网 | 第56-57页 |
·稀硝酸刻蚀法制备用于油水分离的铜网 | 第57页 |
·仪器设备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70页 |
·金属筛表面形貌和组成的分析 | 第57-60页 |
·金属筛表面润湿性的分析 | 第60-62页 |
·金属筛孔径对材料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第62-63页 |
·pH 值对材料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接枝分子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用HNO_3刻蚀制备用于油水分离的铜网 | 第65-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利用原电池制备超疏水抗腐蚀的金属材料 | 第71-87页 |
·引言 | 第71-72页 |
·实验部分 | 第72-73页 |
·实验材料 | 第72页 |
·实验步骤 | 第72-73页 |
·KCl 盐桥的制备 | 第72-73页 |
·超疏水金属的制备 | 第73页 |
·仪器设备 | 第7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3-85页 |
·超疏水材料制备原理及表面元素分析 | 第73-75页 |
·超疏水材料表面接触角随反应时间变化规律及表面形貌分析 | 第75-79页 |
·超疏水材料抗腐蚀性质的研究 | 第79-85页 |
·超疏水材料在空气中抗腐蚀性质的研究 | 第80页 |
·超疏水材料在自来水中抗腐蚀性质的研究 | 第80-81页 |
·超疏水材料在盐雾中抗腐蚀性质的研究 | 第81-82页 |
·超疏水材料在不同pH 值溶液中抗腐蚀性质的研究. | 第82-83页 |
·对超疏水材料抗腐蚀性质的简单分析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117页 |
作者简历 | 第117-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118页 |
会议论文 | 第118-119页 |
已经投稿和准备中的论文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摘要 | 第121-123页 |
Abstract | 第123-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