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液气缓冲器仿真研究
| 提要 | 第1-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 ·引言 | 第8页 |
| ·车钩缓冲器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缓冲器的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 ·国内外机车车辆用缓冲器发展现状 | 第9-14页 |
| ·国内外缓冲器的研究方法现状 | 第14-17页 |
| ·本论文研究任务 | 第17-19页 |
|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2章 液气缓冲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0-34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带缓冲器半永久车钩 | 第20-25页 |
| ·钩头 | 第20-21页 |
| ·缓冲器组成 | 第21-22页 |
| ·CRH5 半永久车钩的技术参数 | 第22-23页 |
| ·缓冲器的基本原理、主要性能参数及评价 | 第23-25页 |
| ·车组的纵向冲动机理 | 第25-29页 |
| ·列车纵向冲动的基本规律及特点 | 第25-27页 |
| ·车辆冲击时车钩力与缓冲器性能的关系 | 第27-29页 |
| ·列车纵向动力学的模型 | 第29页 |
| ·液气缓冲器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及类型选择 | 第29-33页 |
| ·皮囊式液气缓冲器 | 第30页 |
| ·芯轴式液气缓冲器 | 第30-31页 |
| ·多孔式液气缓冲器 | 第31-32页 |
| ·液气缓冲器类型的选择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液气缓冲器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34-52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车钩缓冲器缓冲参数的计算 | 第34-39页 |
| ·液气缓冲器的参数计算 | 第34-37页 |
| ·球形橡胶轴承和环簧的参数计算 | 第37-39页 |
| ·缓冲器的动力学仿真 | 第39-50页 |
| ·前提假设 | 第39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9-47页 |
| ·缓冲器工作的能量方程 | 第47-49页 |
| ·Simulink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4章 液气缓冲器仿真实验分析 | 第52-76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静态特性 | 第52-54页 |
| ·动态特性研究 | 第54-67页 |
| ·紧急制动时的缓冲器特性 | 第54-58页 |
| ·调车工况下的缓冲器特性 | 第58-62页 |
| ·缓冲器不同频率下的特性 | 第62-67页 |
| ·液气缓冲器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67-74页 |
| ·车辆质量和速度对缓冲器的性能影响 | 第67-71页 |
| ·结构特性参数对缓冲器性能的影响 | 第71-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第5章 车钩缓冲器多车组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76-102页 |
| ·引言 | 第76页 |
| ·三节车编组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分析 | 第76-87页 |
| ·三节车编组模型的建立 | 第77-80页 |
| ·三节车编组仿真分析 | 第80-87页 |
| ·八节车编组模型的仿真分析 | 第87-101页 |
| ·八节车编组模型的建立 | 第87页 |
| ·八节车编组仿真分析 | 第87-10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 ·本文总结 | 第102-103页 |
| ·论文存在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 第103-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 致谢 | 第107-108页 |
| 摘要 | 第108-110页 |
| ABSTRACT | 第110-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