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对内侧副韧带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5页 |
| 中英文对照词表 | 第15-16页 |
| 第一章 前交叉韧带与内侧副韧带的解剖研究 | 第16-25页 |
| ·前言 | 第1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 ·实验设备 | 第16-17页 |
| ·标本制作 | 第17页 |
| ·实验方法 | 第17页 |
| ·数据处理 | 第17页 |
| ·统计方法 | 第17-19页 |
| ·结果 | 第19-22页 |
| ·ACL大体形态观察结果 | 第19-20页 |
| ·MCL大体形态观察结果 | 第20-21页 |
| ·ACL前内侧、后外侧长度测量结果 | 第21页 |
| ·ACL股、胫骨止点面积及纵横径测量结果 | 第21页 |
| ·MCL纤维束的长度 | 第21-22页 |
| ·MCL股、胫骨止点面积及纵横径测量结果 | 第22页 |
| ·讨论 | 第22-24页 |
| ·结论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前交叉韧带切断对内侧副韧带生物力学的影响 | 第25-48页 |
| ·前言 | 第2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5-28页 |
| ·实验标本分组 | 第28页 |
| ·标本制作 | 第28页 |
| ·实验步骤 | 第28-29页 |
| ·数据处理 | 第29-31页 |
| ·统计方法 | 第31页 |
| ·结果 | 第31-42页 |
| ·完整组MCL应变特点 | 第31-32页 |
| ·AMB切断组MCL应变特点 | 第32-34页 |
| ·PLB切断组MCL应变特点 | 第34-35页 |
| ·全断组MCL应变特点 | 第35-38页 |
| ·膝0°位,ACL切断程度对MCL应变比较 | 第38页 |
| ·膝30°位,ACL切断程度对MCL应变比较 | 第38-39页 |
| ·膝60°位,ACL切断程度对MCL应变比较 | 第39-40页 |
| ·膝90°位,ACL切断程度对MCL应变比较 | 第40-42页 |
| ·讨论 | 第42-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 综述 | 第53-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