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传统养生与居住环境研究--以孙思邈的养生理论及其宅园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论题的提出 | 第9-13页 |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10-11页 |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现状 | 第11-13页 |
·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13-14页 |
·养生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2 传统养生与居住环境 | 第19-33页 |
·传统养生概述 | 第19-21页 |
·传统养生基本原则与方法 | 第21-23页 |
·养生的基本原则 | 第21-23页 |
·养生的基本方法 | 第23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养生的研究价值 | 第23-24页 |
·养生与居住环境 | 第24-31页 |
·历史流源 | 第25-26页 |
·选址原则 | 第26-28页 |
·建筑空间 | 第28-29页 |
·环境营建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3 孙思邈养生理论及其宅园 | 第33-47页 |
·孙思邈评传 | 第33-34页 |
·孙思邈养生理论与方法 | 第34-38页 |
·养生理论 | 第34-36页 |
·养生方法 | 第36-38页 |
·孙思邈宅园 | 第38-44页 |
·择居 | 第38-40页 |
·建房 | 第40-42页 |
·构园 | 第42-44页 |
·孙思邈宅园的养生内涵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4 保护与发展 | 第47-55页 |
·传统养生理论发展现状 | 第47页 |
·孙思邈宅园与其所承载的养生理论之间的关系 | 第47-48页 |
·保护策略 | 第48-51页 |
·整体保护 | 第48-50页 |
·活态保护 | 第50页 |
·公众参与 | 第50-51页 |
·发展研究 | 第51-54页 |
·传统养生在居住环境中的现代解释 | 第51-53页 |
·在居住环境中传承养生文化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5 传统养生在现代居住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 第55-63页 |
·应用原则 | 第55-57页 |
·生态观 | 第55-56页 |
·地域性 | 第56页 |
·精神性 | 第56-57页 |
·应用方法 | 第57-62页 |
·整体规划 | 第58-59页 |
·细部设计 | 第59-62页 |
·应用前景 | 第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6 结语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奖励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