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中的犯罪行为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复杂性科学 | 第15-17页 |
| ·复杂性概述 | 第15-16页 |
| ·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复杂网络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复杂网络 | 第17-22页 |
| ·复杂网络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 ·复杂网络的几个常用参数 | 第18-20页 |
| ·平均路径长度 | 第18页 |
| ·聚类系数 | 第18-19页 |
| ·度分布 | 第19-20页 |
| ·复杂网络的基本特点 | 第20页 |
| ·小世界网络 | 第20页 |
| ·无标度网络 | 第20页 |
| ·复杂网络的分类 | 第20-22页 |
| 第四章 加权网络 | 第22-33页 |
| ·加权网络的几个常用参数 | 第22-24页 |
| ·点权、点强度分布 | 第22-23页 |
| ·加权网络的最短路经 | 第23页 |
| ·加权聚类系数 | 第23-24页 |
| ·几个典型的加权网络拓扑模型 | 第24-30页 |
| ·YJBT 加权网络模型 | 第24-25页 |
| ·BBV 加权无标度网络模型 | 第25-28页 |
| ·局域演化的加权网络模型 | 第28-30页 |
| ·一些加权网络的实证结果 | 第30-33页 |
| ·生物网络 | 第30页 |
| ·社会网络 | 第30-31页 |
| ·技术网络 | 第31-33页 |
| 第五章 犯罪地点关系网络的实证研究与仿真 | 第33-4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33页 |
| ·数据收集 | 第33页 |
| ·网络建立 | 第33-37页 |
| ·犯罪地点关系网络的建立 | 第34-35页 |
| ·基于案件的犯罪地点关系网络的建立 | 第35-36页 |
| ·基于人数的犯罪地点关系网络的建立 | 第36-37页 |
| ·网络的仿真与静态特性分析 | 第37-41页 |
| ·点权分布分析及仿真 | 第37-39页 |
| ·边权分布分析及仿真 | 第39-41页 |
| ·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 第六章 A 县区犯罪现状分析与防治建议 | 第43-49页 |
| ·A 县区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 第43-44页 |
| ·A 县区的犯罪现状 | 第43页 |
| ·A 县区的犯罪特点 | 第43-44页 |
| ·A 县区犯罪的原因分析 | 第44-46页 |
| ·A 县区犯罪的防治建议 | 第46-49页 |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第49-50页 |
| ·本文完成的工作 | 第49页 |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