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胞自动机原理及其在密码学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3页 |
| 图目录 | 第13-15页 |
| 表目录 | 第15-17页 |
| 1 绪论 | 第17-26页 |
| ·研究背景与课题意义 | 第17-19页 |
|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 第17-18页 |
| ·信息安全的特殊性 | 第18页 |
| ·信息安全的概念 | 第18-19页 |
| ·信息安全的核心 | 第19页 |
| ·元胞自动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9-24页 |
| ·元胞自动机的诞生 | 第19-20页 |
| ·元胞自动机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 | 第20-21页 |
| ·元胞自动机的应用研究 | 第21-24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4-25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5-26页 |
| 2 元胞自动机的基本理论 | 第26-36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元胞自动机定义 | 第26-31页 |
| ·元胞(Cell) | 第26-27页 |
| ·状态(State) | 第27页 |
| ·元胞空间(Cell Space) | 第27-29页 |
| ·邻域(Neighborhood) | 第29-30页 |
| ·规则(Rule) | 第30-31页 |
| ·初等元胞自动机 | 第31-33页 |
| ·初等元胞自动机的规则号 | 第31-32页 |
| ·初等元胞自动机的演化行为 | 第32-33页 |
| ·元胞自动机分类 | 第33-34页 |
| ·元胞自动机特征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3 复合元胞自动机系统加密技术 | 第36-51页 |
| ·引言 | 第36-37页 |
| ·复合元胞自动机系统模型 | 第37-41页 |
| ·元胞自动机相空间的迭代轨道 | 第37-38页 |
| ·两个元胞自动机系统的复合 | 第38-40页 |
| ·多个元胞自动机系统的复合 | 第40-41页 |
| ·元胞自动机反向迭代加密技术 | 第41-43页 |
| ·元胞自动机反向迭代加密原理 | 第41-42页 |
| ·引入随机数对密码系统安全性影响分析 | 第42-43页 |
| ·复合TCA密码系统设计 | 第43-44页 |
| ·仿真实验与安全性分析 | 第44-49页 |
| ·加密解密结果 | 第44-45页 |
| ·密钥空间分析 | 第45-46页 |
| ·误差扩散方向比较 | 第46-47页 |
| ·数据敏感性统计分析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4 耦合元胞自动机加密技术 | 第51-66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耦合元胞自动机系统模型 | 第51-53页 |
| ·耦合元胞自动机系统 | 第51-52页 |
| ·耦合系数对时空演化的影响 | 第52-53页 |
| ·基于多耦合元胞自动机的加密算法 | 第53-57页 |
| ·对CTCA密码系统的分析 | 第53-54页 |
| ·多耦合元胞自动机密码系统设计 | 第54-56页 |
| ·仿真实验与安全性分析 | 第56-57页 |
| ·基于耦合元胞自动机的并行加密算法 | 第57-65页 |
| ·并行加密模型 | 第58-60页 |
| ·并行解密模型 | 第60-61页 |
| ·应用实例 | 第61-63页 |
| ·系统性能分析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5 可逆元胞自动机加密技术 | 第66-79页 |
| ·引言 | 第66页 |
| ·可逆元胞自动机系统 | 第66-71页 |
| ·可逆元胞自动机构造 | 第67-69页 |
| ·规则表的信息量H_f和λ参数 | 第69-71页 |
| ·基于可逆元胞自动机的对称密码 | 第71-73页 |
| ·2-TCA规则表的建立 | 第72-73页 |
| ·加密算法流程 | 第73页 |
| ·解密算法流程 | 第73页 |
| ·应用实例 | 第73-74页 |
| ·算法安全性和快速性分析 | 第74-77页 |
| ·密钥空间 | 第74-75页 |
| ·雪崩效应 | 第75-76页 |
| ·λ参数对算法性能影响 | 第76-77页 |
| ·算法的快速性分析 | 第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6 基于二维元胞自动机的多幅图像加密算法 | 第79-93页 |
| ·引言 | 第79-80页 |
| ·二维可逆元胞自动机 | 第80-83页 |
| ·二维元胞自动机定义 | 第80-81页 |
| ·二维可逆元胞自动机 | 第81-82页 |
| ·2-D RCA的规则表 | 第82-83页 |
| ·2-D RCA的前向和反向迭代 | 第83页 |
| ·基于2-D RCA的多幅图像加密算法 | 第83-86页 |
| ·加密流程 | 第85页 |
| ·解密流程 | 第85-86页 |
| ·密钥扩展算法 | 第86页 |
| ·计算机模拟 | 第86-87页 |
| ·安全性分析 | 第87-91页 |
| ·密钥空间分析 | 第87-88页 |
| ·敏感性分析 | 第88-91页 |
| ·复杂度分析 | 第91-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 ·全文总结 | 第93-94页 |
| ·展望与设想 | 第94-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104页 |
| 附录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