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0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水资源现状 | 第14-15页 |
·城市生活污水的水质特征及排放概况 | 第15页 |
·城市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现状 | 第15-17页 |
·膜生物反应器简介 | 第17-22页 |
·膜及膜分离 | 第17-18页 |
·膜组件 | 第18-19页 |
·膜生物反应器及其特点 | 第19-22页 |
·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第22-31页 |
·制膜新材料的研究 | 第23-24页 |
·对现有膜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与复合 | 第24-25页 |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参数及新工艺研究 | 第25-29页 |
·膜污染及控制研究 | 第29-31页 |
·膜生物反应器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31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31-34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1-33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0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案、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0-50页 |
·研究方案 | 第40-41页 |
·实验装置 | 第41-42页 |
·实验用水 | 第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污泥培养与驯化 | 第43-44页 |
·铁氧体粉末的制备 | 第44-48页 |
·铁氧体简介 | 第44-45页 |
·铁氧体粉末的制备 | 第45-46页 |
·SEM表征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第三章 PF-MBR运行参数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0-72页 |
·DO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0-55页 |
·DO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DO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DO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DO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3-54页 |
·DO对SS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HRT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5-58页 |
·HRT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HRT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6页 |
·HRT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HRT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MLSS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8-61页 |
·MLSS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MLSS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MLSS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0页 |
·MLSS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0-61页 |
·pH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1-64页 |
·pH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2页 |
·pH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2-63页 |
·pH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3-64页 |
·pH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4页 |
·温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4-68页 |
·温度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5页 |
·温度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5-66页 |
·温度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6-67页 |
·温度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第四章 铁氧体粉末对MBR运行特性的影响 | 第72-90页 |
·实验装置 | 第73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3-86页 |
·添加铁氧体粉术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73-76页 |
·添加铁氧体粉术对膜过滤压差的影响 | 第76-77页 |
·添加铁氧体粉末对膜过滤阻力分布的影响 | 第77-79页 |
·添加铁氧体粉术对临界通量的影响 | 第79-80页 |
·正交实验 | 第80-86页 |
·铁氧体粉末作用机理分析 | 第86-87页 |
小结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0页 |
第五章 PF-MBR动力学分析 | 第90-100页 |
·有机底物降解动力学 | 第90-93页 |
·有机底物降解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90-92页 |
·动力学常数K值的确定及分析 | 第92-93页 |
·污泥增殖动力学 | 第93-97页 |
·污泥增殖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94-95页 |
·产率系数及衰减系数的确定 | 第95-97页 |
小结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第六章 膜的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及其控制膜污染 | 第100-114页 |
·实验装置 | 第100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00-112页 |
·操作参数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100-104页 |
·膜的低温等离子体改性 | 第104-112页 |
小结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4-118页 |
·结论 | 第114-116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6页 |
·展望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