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当前我国湖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9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 | 第9-10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 第10页 |
·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措施 | 第10-12页 |
·生态修复原理及其目标 | 第10-11页 |
·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作用机理 | 第11-12页 |
·水生植物与根系微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处理作用 | 第12页 |
·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处理意义 | 第12页 |
·当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作用的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立题依据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挺水植物-微生物系统去除水体氮磷能力研究 | 第16-22页 |
·前言 | 第1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实验时间、地点 | 第16页 |
·实验方法 | 第16-17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17-19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19页 |
·统计分析 | 第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1页 |
·实验前后水体TP、TN 浓度变化及去除率分析 | 第19-20页 |
·根际细菌变化规律分析 | 第20-21页 |
·结论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漂浮植物-微生物系统去除水体氮磷能力研究 | 第22-31页 |
·前言 | 第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实验时间、地点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5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5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25页 |
·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实验周期内水质指标变化 | 第26-27页 |
·实验周期内微生物指标变化 | 第27-29页 |
·实验周期内植物体指标变化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太湖十八湾湖滨带水生植物恢复与生态系统重建工程研究 | 第31-38页 |
·前言 | 第31页 |
·工程的选择及主要技术措施 | 第31-33页 |
·恢复水生植被,控制湖泊富营养化优点 | 第31-32页 |
·工程的选择 | 第32页 |
·工程主要技术措施 | 第32-33页 |
·工程应用简介 | 第33页 |
·工程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页 |
·工程技术方案 | 第33-36页 |
·工程野外实验地点选择 | 第33-34页 |
·工程布置结构 | 第34-35页 |
·工程植物选择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工程研究成果 | 第36-37页 |
·研究成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 第37页 |
·工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8-39页 |
·全文结论 | 第38页 |
·展望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