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花粉及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s | 第6-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乌头属植物的分类与分布 | 第10-11页 |
·乌头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1-14页 |
·乌头的生长发育研究 | 第11页 |
·乌头植物的光合特性 | 第11-12页 |
·乌头属植物的种子学与育苗技术 | 第12-13页 |
·栽培技术及采收期 | 第13页 |
·乌头幼苗发育 | 第13-14页 |
·乌头属植物的遗传分化及多样性研究 | 第14-15页 |
·乌头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品质 | 第14页 |
·乌头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 | 第14-15页 |
·乌头属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5页 |
·乌头属植物的花粉形态 | 第15页 |
·乌头属植物的组织培养与无性系繁殖 | 第15-16页 |
·乌头属植物生物碱的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 第16页 |
·酯型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16页 |
·单一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16-17页 |
·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种子休眠的意义 | 第17页 |
·药用植物种子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促进种子萌发的方法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材料 | 第20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仪器设备及主要试剂 | 第20页 |
·方法 | 第20-25页 |
·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0-21页 |
·实生苗生长动态研究 | 第21-23页 |
·乌头花粉研究 | 第23-24页 |
·测定指标及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42页 |
·种子生物学特性 | 第25-32页 |
·形态特征 | 第25-26页 |
·种子吸水规律 | 第26页 |
·生态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26-32页 |
·实生苗研究 | 第32-36页 |
·乌头幼苗形态 | 第32页 |
·鲜重及干重的变化 | 第32-33页 |
·叶的生长 | 第33-34页 |
·块根的生长 | 第34-35页 |
·指纹图谱的方法学考察 | 第35-36页 |
·花粉形态及活力 | 第36-42页 |
·开花规律及花朵形态 | 第36-37页 |
·花粉形态 | 第37页 |
·培养基组成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第37-39页 |
·温度、蔗糖浓度和硼酸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第39-41页 |
·花粉管生长速率 | 第41页 |
·花粉活力测定方法比较 | 第41-42页 |
·人工杂交及套袋自交结果 | 第42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2-46页 |
·萌发温度 | 第42-43页 |
·渗调剂 | 第43页 |
·乌头幼苗生长 | 第43-44页 |
·生物碱测定 | 第44页 |
·花粉形态及活力 | 第44-46页 |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