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背景 | 第11页 |
·国内外概况 | 第11-13页 |
·意义和前景 | 第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 | 第13-14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安全与WEP 安全机制 | 第15-24页 |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 第15页 |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威胁 | 第15-16页 |
·典型的攻击手段 | 第16-18页 |
·WEP 概述 | 第18-20页 |
·WEP 加密数据帧过程 | 第20页 |
·WEP 解密数据帧过程 | 第20-21页 |
·WEP 的不安全因素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IEEE802.11i 协议分析 | 第24-60页 |
·802.11i 简介 | 第24页 |
·802.11i 的加密算法相关 | 第24-39页 |
·TKIP 与Michael 算法 | 第24-29页 |
·CCMP 算法 | 第29-31页 |
·CCMP 原理 | 第31-33页 |
·CCMP 封装 | 第33-34页 |
·CCMP 解封装 | 第34-35页 |
·CCMP 中MIC 的计算 | 第35-37页 |
·CTR 加密与解密 | 第37-38页 |
·CCMP 的安全性 | 第38-39页 |
·访问控制(IEEE 802.1x、EAP 和 RADIUS) | 第39-50页 |
·802.1x 协议的基本原理 | 第39-42页 |
·可扩展认证协议-EAP 协议 | 第42-46页 |
·RADIUS 协议 | 第46-48页 |
·认证流程 | 第48-50页 |
·动态密钥管理 | 第50-56页 |
·密钥管理基础 | 第50-51页 |
·802.11i 的密钥管理系统 | 第51-52页 |
·四步握手密钥协商机制 | 第52-53页 |
·组密钥握手机制 | 第53-54页 |
·密钥层次 | 第54-56页 |
·802.11i 安全性分析 | 第56-59页 |
·强安全网络连接(RSNA)建立过程 | 第56-58页 |
·RSNA 安全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802.11i 改进与实现 | 第60-77页 |
·对 802.11i 网络的 DoS 攻击 | 第60-61页 |
·802.11i 的可用性问题及 DoS 缺陷 | 第61-67页 |
·802.11i 的可用性问题 | 第61页 |
·802.11i 自身的 DoS 缺陷 | 第61-67页 |
·对 802.11i 的改进 | 第67-69页 |
·802.11i 的软件实现方案 | 第69-76页 |
·认证者端的实现 | 第70-74页 |
·STA 端的实现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