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实务研究

摘要第1-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概述第9-15页
 第一节 补充侦查概述第9-12页
  一、补充侦查的概念第9页
  二、补充侦查的发展演变第9-10页
  三、补充侦查的种类第10-12页
 第二节 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的目的、功能和适用条件第12-13页
  一、补充侦查的目的是满足起诉的需要第12页
  二、补充侦查的功能是对原侦查的救济第12页
  三、补充侦查的适用条件第12-13页
 第三节 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的性质和方式第13-15页
  一、补充侦查权是侦查权第13页
  二、补充侦查决定权是检察权第13-14页
  三、退回补充侦查、自行补充侦查与联合补充侦查第14-15页
第二章 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的实证分析第15-24页
 第一节 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的现实意义第15-19页
  一、适应我国司法工作现状第15-16页
  二、为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第16-17页
  三、补充侦查在司法实践中的现实意义第17-19页
 第二节 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与相关诉讼行为的关系第19-21页
  一、补充侦查与原侦查的关系第19页
  二、补充侦查与提供庭审证据的关系第19-20页
  三、退回补充侦查与自行侦查的关系第20页
  四、退回补充侦查与追诉遗漏罪行和犯罪嫌疑人的关系第20-21页
 第三节 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对司法工作的不利影响第21-24页
  一、对刑事诉讼的不利影响第21-23页
  二、对检警关系的不利影响第23页
  三、公诉人应审慎、正确运用好补充侦查第23-24页
第三章 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4-41页
 第一节 立法上的缺陷第24-31页
  一、加剧了现行司法制度与现代法治理念的冲突第24-26页
  二、补充侦查的运行设计存在诸多矛盾与混乱第26-29页
  三、有关补充侦查的立法存在严重的滞后性第29-31页
 第二节 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31-39页
  一、退侦案件数量居高不下,很少采用自侦方式第31-33页
  二、利用退侦“借时间”问题比较突出第33-37页
  三、退侦文书不规范,退侦事项过分零乱第37-39页
 第三节 补充侦查并未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第39-41页
  一、补充主观证据时,时常发生重复取证的问题第39页
  二、因时过境迁而无法补充客观证据第39-40页
  三、因一次退侦质量不高导致二次退侦占相当比例第40页
  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退而不侦的消极现象第40-41页
第四章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第41-45页
 第一节 立法上的构想第41-43页
  一、正确界定补充侦查的功能、地位,理顺相关法律关系第41-43页
  二、逐步限制并最终取消补充侦查第43页
 第二节 完善配套制度,增强补充侦查运行的规范性第43-45页
  一、公安机关应加强预审力量,把好送案关第43页
  二、检察机关应建立案件受理审查制度第43-44页
  三、建立退侦审批和公诉引导侦查制度第44页
  四、提高退侦提纲的规范化水平第44页
  五、建立责任倒查和追究制度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比较法的角度研究我国检察机关介入公益诉讼的可行性
下一篇:检察机关刑事抗诉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