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国内贸易经济论文--服务业论文

专业服务业服务模块化对客户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目录第11-15页
图目录第15-16页
表目录第16-18页
1 绪论第18-38页
   ·研究背景第18-24页
     ·现实背景第18-21页
     ·理论背景第21-24页
   ·问题提出第24-26页
     ·如何界定专业服务业的服务模块化第25页
     ·专业服务业服务模块化如何作用于知识以提高客户响应性第25-26页
     ·组织整合如何影响这一过程第26页
   ·研究对象与关键概念界定第26-32页
     ·研究对象第26-31页
     ·关键概念界定第31-32页
   ·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第32-35页
     ·技术路线第32-33页
     ·论文框架第33-35页
   ·研究方法与预期创新第35-38页
     ·研究方法第35-36页
     ·预期创新第36-38页
2 文献综述第38-58页
   ·模块化对客户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总体进展第38-41页
     ·客户响应对专业服务业的重要性第38页
     ·客户响应前因研究第38-39页
     ·模块化对客户响应的作用机制第39-41页
   ·模块化第41-45页
     ·模块化系统构成要素第41-43页
     ·模块化界定第43-44页
     ·模块化对知识管理的影响第44-45页
   ·知识编码化与模块化和客户响应的关系第45-50页
     ·专业服务业的知识管理特点第45-47页
     ·知识编码化界定第47-49页
     ·模块化对知识编码化的影响第49页
     ·知识编码化对客户响应的影响第49-50页
   ·组织整合与模块化和知识编码化的关系第50-55页
     ·专业服务业的组织情境第50-51页
     ·组织整合界定第51-54页
     ·组织整合与模块化的关系第54-55页
     ·组织整合与模块化对知识编码化的影响第55页
   ·本章小结第55-58页
3 专业服务业服务模块化界定及作用机制的案例研究第58-88页
   ·研究方法第58-60页
     ·数据收集第58-59页
     ·数据分析第59-60页
     ·变量测量第60页
   ·基于个人知识编码化的作用机制——北方设计研究院案例第60-70页
     ·企业背景第60-61页
     ·服务模块化第61-65页
     ·服务模块化对个人知识编码化的影响第65-68页
     ·个人知识结构化对客户响应的影响第68-69页
     ·案例小结第69-70页
   ·基于企业知识编码化的作用机制——中汇会计师事务所案例第70-79页
     ·企业背景第70-71页
     ·服务模块化第71-75页
     ·服务模块化对企业知识编码化的影响第75-77页
     ·企业知识显性化对客户响应的影响第77-78页
     ·案例小结第78-79页
   ·研究发现第79-88页
     ·专业服务业服务模块化界定第79-84页
     ·知识编码化在服务模块化与客户响应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第84-88页
4 专业服务业服务模块化量表开发第88-96页
   ·量表开发第88-89页
   ·数据收集第89-90页
   ·数据分析第90-94页
     ·信度分析第90-91页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91-93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93-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5 知识编码化在服务模块化与客户响应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第96-120页
   ·研究方法第96-100页
     ·数据收集第96-97页
     ·变量测量第97-100页
   ·实证分析第100-118页
     ·项目分析第101-105页
     ·多元方差分析第105-110页
     ·信度检验第110-111页
     ·知识编码化的效度检验第111-114页
     ·客户响应的效度检验第114-115页
     ·相关分析第115-116页
     ·回归分析第116-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6 组织整合对服务模块化与知识编码化关系的作用机制第120-134页
   ·模型构建第120-125页
     ·专业服务业的服务模块化与个人知识结构化的关系第122页
     ·层级整合对服务模块化与个人知识结构化关系的作用第122-123页
     ·专业服务业的服务模块化与企业知识显性化的关系第123-124页
     ·功能整合对服务模块化与企业知识显性化关系的作用第124-125页
   ·统计分析第125-130页
     ·研究方法第125页
     ·实证分析第125-130页
   ·本章小结第130-13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34-144页
   ·研究结论第134-136页
   ·理论贡献与应用价值第136-142页
     ·理论贡献第136-138页
     ·应用价值第138-142页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第142-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70页
附录第170-174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农户生产行为视角的粮食补贴政策绩效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下一篇:企业网络与知识管理及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