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不同灌木矮林防风阻沙效能对比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国内外对土壤风蚀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沙粒受力起动机制研究 | 第11页 |
| ·沙粒起动风速 | 第11-12页 |
| ·风沙流结构 | 第12页 |
| ·国内外对植被防治土壤风蚀研究 | 第12-16页 |
| ·植被防治土壤风蚀机理研究 | 第12-13页 |
| ·植被覆盖对土壤风蚀的研究 | 第13-14页 |
| ·植被配置格局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 第14-16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6-22页 |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16-20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6-17页 |
| ·气候 | 第17页 |
| ·土壤 | 第17-18页 |
| ·水文地质 | 第18-19页 |
| ·植被特征 | 第19-20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0-22页 |
| ·人口经济状况 | 第20页 |
| ·土地利用状况 | 第20-22页 |
| 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2-27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 ·研究区风速变化规律及主风向的观测 | 第22页 |
| ·起沙风速的观测 | 第22页 |
| ·风速廓线分析 | 第22-23页 |
| ·地表粗糙度观测 | 第23-24页 |
| ·输沙量及风沙流结构观测 | 第24-25页 |
| ·防风效能观测 | 第25-26页 |
|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 4. 研究区风速风向野外观测研究 | 第27-30页 |
| ·风速观测 | 第27-28页 |
| ·风向观测 | 第28-30页 |
| 5. 单株灌丛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 第30-39页 |
| ·单株灌丛防风阻沙机理研究 | 第30页 |
| ·单株灌丛防风阻沙效果对比研究 | 第30-39页 |
| ·实验布设 | 第30-31页 |
| ·结果分析 | 第31-38页 |
| ·单株灌木降低风速效果分析 | 第31-35页 |
| ·单株灌丛形态参数与拦沙能力分析 | 第35-36页 |
| ·单株灌丛阻沙效果分析 | 第36-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6.行带式配置灌木矮林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 第39-60页 |
| ·三种行带式配置灌木矮林防风阻沙效能机理研究 | 第39页 |
| ·实验地和实验材料的选择 | 第39-40页 |
| ·不同行数灌木矮林防风阻沙效果对比研究 | 第40-51页 |
| ·实验布设 | 第40-4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1-51页 |
| ·风速廓线对比分析 | 第41-47页 |
| ·粗糙度对比分析 | 第47-48页 |
| ·防风效益对比分析 | 第48-50页 |
| ·输沙率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页 |
| ·不同带距灌木矮林防风阻沙效果对比研究 | 第51-60页 |
| ·实验布设 | 第51-5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 ·防风效能分析 | 第52-54页 |
| ·林带间风蚀沙面对比分析 | 第54-56页 |
| ·输沙率对比分析 | 第56-58页 |
| ·小结 | 第58-60页 |
| 7.结论与讨论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0页 |
| ·讨论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个人简介 | 第66-68页 |
| 导师简介 | 第68-70页 |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