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7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35页 |
| ·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简介 | 第17-19页 |
| ·VOCs的来源以及危害 | 第17-18页 |
| ·VOCs的来源 | 第17-18页 |
| ·VOCs的危害 | 第18页 |
|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现状 | 第18-19页 |
| ·催化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 ·催化燃烧的概念 | 第19页 |
| ·催化燃烧的特点 | 第19-20页 |
| ·催化燃烧技术的应用现状 | 第20-21页 |
| ·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 ·整体式催化剂的简介 | 第23-26页 |
| ·整体式催化剂的载体 | 第24-25页 |
| ·整体式催化剂的涂层 | 第25-26页 |
| ·整体式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 第26页 |
| ·陶瓷基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30页 |
| ·载体的预处理 | 第26-27页 |
| ·过渡涂层的制备 | 第27-28页 |
| ·负载助剂的制备 | 第28-29页 |
| ·活性组分的制备 | 第29-30页 |
| ·流向变换催化燃烧技术 | 第30-33页 |
| ·流向变换燃烧技术简介 | 第30-32页 |
| ·流向变换燃烧技术的特点 | 第32页 |
| ·流向变换燃烧技术的应用现状 | 第32-3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 ·研究目的 | 第33-34页 |
|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5-39页 |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35-36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6-37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7页 |
| ·催化剂的TPR表征 | 第37页 |
| ·催化剂的XPS表征 | 第37页 |
| ·催化剂的SEM表征 | 第37页 |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蜂窝堇青石质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 第39-53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以Pd-Co为活性组分的整体式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39-41页 |
| ·第二活性组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 ·负载Pd-Co二元活性组分负载量的确定 | 第40-41页 |
| ·助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1-47页 |
| ·助剂的选择 | 第41-42页 |
| ·助剂负载量的确定 | 第42-43页 |
|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第43-47页 |
| ·催化剂的XPS结果 | 第43-45页 |
| ·催化剂的TPR结果 | 第45-46页 |
| ·催化剂的SEM结果 | 第46-47页 |
| ·操作条件对整体式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 ·空速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47-48页 |
| ·质量浓度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48页 |
| ·催化活性的比较 | 第48-49页 |
| ·Pd-Co/La_2O_3/γ-Al_2O_3/COR对VOCs的催化作用 | 第49-52页 |
| ·对苯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对甲苯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对二甲苯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 | 第51页 |
| ·对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制热的可行性分析 | 第53-59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热力学分析 | 第53-55页 |
| ·流向变换反应器示意图 | 第53-54页 |
| ·低浓度甲烷催化燃烧反应过程热力学分析 | 第54-55页 |
| ·低浓度甲烷催化燃烧热量计算 | 第55-58页 |
| ·反应生成的热量计算 | 第55-57页 |
| ·蓄热段蓄热量计算 | 第57页 |
| ·反应过程中散失的热量 | 第57-58页 |
| ·反应所能移出的热量 | 第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制热中试方案 | 第59-73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中试方案 | 第59-62页 |
| ·中试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 第59页 |
| ·方案的依据 | 第59-60页 |
| ·中试工艺流程及说明 | 第60-62页 |
| ·中试工艺方案 | 第60页 |
| ·流程图及其说明 | 第60-61页 |
| ·工艺条件 | 第61-62页 |
| ·主要工艺设备、阀门设计与选型 | 第62-70页 |
| ·催化燃烧反应器工艺计算 | 第62-63页 |
| ·催化剂用量 | 第62页 |
| ·催化剂床层全截面线速度 | 第62页 |
| ·催化剂床层边长 | 第62页 |
| ·催化剂床层高度 | 第62-63页 |
| ·蓄热式换热段工艺计算 | 第63-64页 |
| ·小试实验惰性填料层几何参数 | 第63-64页 |
| ·中试装置蓄热式换热段惰性填料总表面积 | 第64页 |
| ·中试装置蓄热式换热段惰性填料选型及用量 | 第64页 |
| ·换热器工艺设计 | 第64-68页 |
| ·风机的选型 | 第68-69页 |
| ·床层压降计算 | 第68页 |
| ·管路压力降的计算 | 第68-69页 |
| ·换向阀的选型 | 第69-70页 |
| ·过程计测技术与控制方案 | 第70-72页 |
| ·过程计量测试仪表 | 第70页 |
| ·过程的计算机辅助监控系统 | 第70-71页 |
| ·过程控制方案 | 第71-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致谢 | 第79-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81-83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3-84页 |
|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4-85页 |